拉提琴吹牛皮 人人都在做

文/非池藝術網、圖/臺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第十一屆臺新藝術獎入圍作品拉提琴》這齣劇,與「提琴」關係不大,與音樂劇更搭不上邊。

《拉提琴》取名概念來自西方意指人們用盡所能,投入地述說心事時,卻不知道身後有人正扮着鬼臉做勢拉提琴;拉提琴,也就是「吹牛皮」,或是閩南語裡的「噴雞龜」。這出《拉提琴》則是對臺灣知識分子反思,並述說解嚴後臺灣言論鬆綁、媒體亂象,使得社會膚淺、荒謬的種種臺灣現象

感情年代 大家都在「吹牛皮」

編劇蔚然指出,這個劇本多少在討論,臺灣「只能想,不能做」的知識份子,到底能擁有什麼影響力?「如果已陷在拉提琴的情境裡,對社會好像一點幫助也沒有。」紀蔚然認爲,每個知識份子站在講臺上,說自己、說家庭、說國家,但聽起來,每個人都像在「拉提琴」。

拉提琴的故事,從一位中年知識份子劉三開始演起。這位中年知識份子,認爲身旁的人都「失真了」,在電視上看到的形形狀狀,是不是都帶有「表演」的成分?於是,他決定要寫一篇名爲「後感情年代:臺灣人心靈圖像」的論文,但寫了十年,始終只寫下「所謂後感情年代」七個字,就再也寫不出來。

隨後,這位中年知識份子被牽涉進立委好友文龍的自殺案,登上媒體版面成爲焦點人物,並逐步揭露出一連串的社會謊言、以及劉三那無感婚姻、疏離的親情,以及永遠無法企及的成就,反映處現代知識分子的徬徨與虛無。

導演呂柏伸表示,他在讀紀蔚然的劇本時常感受到,劉三、劉三身邊的人,以及臺灣社會現象裡的種種人,都不斷地在扮演,「拉提琴的能事」,要把心裡私密的悲傷,以及種種情緒全都要一股腦地告訴別人。

知識分子的腦袋 「被殖民了?」

紀蔚然表示,《拉提琴》一開始陳述一位臺灣知識分子「卡住了」,後來這位知識分子昏倒,在潛意識底下做了許多夢,科學家則用科學儀器,來觀察他的潛意識活動下的夢境。…更多內容請看http://artemperor.tw/focus/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