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lumaha回家吧》繪本發表 部落孩子認識歷史傷痛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巴喜告部落合作出版的《kulumaha回家吧》繪本,講述內本鹿布農族人被迫遷移的故事。(蔡旻妤攝)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巴喜告部落合作出版的《kulumaha回家吧》繪本,講述內本鹿布農族人被迫遷移的故事。桃源國小校長林慧萍表示,將以此書作爲教材。(蔡旻妤攝)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巴喜告部落合作出版的《kulumaha回家吧》繪本,講述內本鹿布農族人被迫遷移的故事,透過孩子的視角認識國內外原住民的歷史傷痛。當地桃源國小校長林慧萍表示,將帶領孩子實際走訪清水駐在所,做爲民族教育教材。

學生胡佳安以族語朗誦故事,現場觀衆走入書中主人翁帶着弟弟、孫女重返老家感動的時刻。學生胡樂樂則以中文將故事濃縮說了一遍,最後仿照主人翁對着天地祖靈以手指點着酒,以甜甜的酒來記住族人與月亮的約定,「不要遺忘回家的路,那是成爲真正的人的道路」。

1941年內本鹿事件後,日本政府迫使居住在鹿野溪流域中上游的內本鹿布農族人全數往平地遷移,有人難以適應甚至死亡,形成現今的延平鄉。內本鹿後裔2000年展開傳統領域調查,完成內本鹿舊社部落地圖;2002年國際人權日申請直升機送耆老回家,自此開啓族人每年「回家行動」。

闊別61年,當年被迫遷徙的族人再度踏上埋藏臍帶的土地,繪本《kulumaha回家吧》從72歲耆老慕拉斯的視角,回顧這段歷史傷痛。當時族人頻頻回望燒成濃烈灰煙的家園,學生廖美麗說,「他們要走出故鄉的時候,那個妹妹就禱告,希望祖靈和山中精靈護佑他們平安」。

林慧萍說,將以此繪本作爲教材,帶領孩子走訪清水駐在所及祖居地尋根,希望讓孩子對於書中呈現內容更能感同身受,引發孩子進一步探索歷史。

史前館研究員盧梅芬指出,國際原住民被迫遷徙的歷史皆有其對應繪本,然而國內卻很少,也鮮少有人談及當初被迫離家的心境,希望經由繪本讓社會同理當時族人處境,從中獲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