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昏沉食慾差 中醫推4食物防中暑

酷暑昏沉食慾差,中醫推「酸甘化陰療法」健脾開胃防中暑。(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衛福部朴子醫院中醫科醫師李昌𫍯引「望梅止渴」比喻,建議用「酸甘化陰療法」搭配穴位按摩、刮痧、鍼灸,來預防中暑,改善食慾不振。(朴子醫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氣象署持續發佈高溫特報、熱到快中暑,不少人因酷暑感到倦怠、昏昏沉沉,甚至出現胃口差、食慾不振情況,衛福部朴子醫院中醫科醫師李昌𫍯引「望梅止渴」比喻,建議用「酸甘化陰療法」來改善,像喝烏梅汁、乳酸飲料,多食用山藥、蓮子等健脾胃食物,避免過度冰涼飲食,再搭配穴位按摩、去暑刮痧、鍼灸,就能預防中暑,改善食慾不振。

朴子醫院中醫科門診近日不斷有患者因熱傷害或太熱吃少而上門求助,李昌𫍯表示,針對陰虛證和夏季常見中暑倦怠、食慾不振、口乾咽乾、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和心悸等,建議可以用酸甘化陰療法來治療。

李昌𫍯說,所謂「酸甘化陰療法」是指用酸味、甘味的食物及藥物來滋陰潤燥,最常見就是喝烏梅汁、楊桃汁、洛神花茶和乳酸飲料,這些方法能夠有效滋陰潤燥、生津止渴、養血安神。

至於「酸甘化陰療法」常用酸味食物如烏梅、山楂、桑椹、葡萄、橄欖和醋等,甘味食物則有甘蔗、蓮子、芡實、大棗和小米。至於酸味藥物常見爲烏梅、山楂、五味子、麥冬等,甘味藥物是麥冬、甘草、人蔘、黃耆和阿膠等。

李昌𫍯說,除靠藥方、食療改善,還可以配合穴位按摩、刮痧和鍼灸加以療,不過要選對位置,如穴位按摩,可揉按腹部中脘、天樞、脾俞、足三裡等穴位,以健脾理氣、開胃消食;想去暑刮痧,可刮拭肩背部,改善循環,疏通經絡;至於鍼灸,可針中脘、天樞、脾俞、足三裡和內關等穴位。

朴子中醫科也特別提醒,保持規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和過度飢餓、清淡飲食、減少食用油膩辛辣、生冷食物、避免過度冰涼飲食,都能有效調理胃口、預防中暑,補充水份、穿着寬鬆透氣衣物、保持良好排便習慣、充足休息避免熬夜、適當運動增強體質、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在高溫高溼環境中長時間活動,也是夏季養生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