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 保育團體:現下管理政策仍應檢討

保育團體今(13)日透過聯合聲明指出,肯定農委會規劃推行的「臺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專案計劃」,但也應重新檢討現下游蕩犬隻管理政策,才能減少遊蕩犬與野生動物和人的衝突。(本報系資料照)

2017年零安樂政策上路後,遊蕩犬數量大大增加,據農委會統計,2020年全國推估遊蕩犬數爲15萬5869只,2022年上升到15萬9697只,遊蕩犬隻不減反增,TNR成效備受批評。保育團體今(13)日透過聯合聲明指出,肯定農委會規劃推行的「臺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專案計劃」,但也應重新檢討現下游蕩犬隻管理政策,才能減少遊蕩犬與野生動物和人的衝突。

該聲明指出,臺灣具有豐富生物多樣性,是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動物與所有生命的基石,過去這些年來,因人們基於不同目的所圈養的非原生生態系中的動物,當外溢到環境中形成生態危害時,農委會責無旁貸的規畫並進行必要移除作業,包含埃及聖䴉、綠鬣蜥以及海蟾蜍等,避免生態系統牽一髮動全身的情況下,受到傷害的生命只會更多。

該聲明強調,犬貓也是非生態系統中的動物,但因人類與犬貓關係親近,具有相較於其他動物更特殊的情感,因此當犬貓外溢到環境中也形成生態危害時,整個社會在面對此一問題時,相較於面對埃及聖䴉、綠鬣蜥、海蟾蜍,出現各種情緒不滿的反應是可預期與理解的。

而針對農委會規劃推行的「臺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專案計劃」發佈聯合聲明,提出4點訴求與肯定。

首先,肯定農委會正研議預備進行的「臺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專案計劃」,但試辦計劃區域的劃定、成效評估、犬隻移置,皆須有生態保育與動物福祉專家共同擬定。

其次,遊蕩犬侵擾問題不會馬上解決,試辦計劃應有長期規劃,具體改善遊蕩犬隻侵擾問題、減少遊蕩犬與野生動物和人的衝突;農委會應重新檢討現下之遊蕩犬隻管理政策。

再來,認同強化飼主責任,但在有限經費下,不應該爲此計劃的主要目標;計劃應着重於避免試辦區內野生動物受侵擾的事實。

最後,希望藉由此次計劃公私合作,讓政府與專業保育團體成功改善遊蕩犬侵害問題、守護人民及野生動物。

該聲明最後再次提醒,莫忘此計劃之所以會出現的初衷,就是必須去改善與解決臺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