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森布倫之戰:匈牙利王國軍隊的痛苦轉型

公元13世紀,無疑是匈牙利歷史上的多事之秋。由於蒙古帝國的大舉入侵,致使原本的政治進程被打亂,只能朝着另一方方向急速飆進。

在此關鍵階段,克雷森布倫之戰悄然爆發,成爲加速起改革的刺激因素。

公元1000年起 匈牙利正式進入轉型時代

早在11-12世紀,匈牙利完成本國曆史上的首次華麗轉身。由於萊希菲爾德之戰的失敗,他們被迫停止對西方世界的定期突襲,逐步學習對方的文化和制度。通過皈依基督教、推廣定居化生活方式,努力讓自己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日耳曼系國家。特別是在東西方教會分裂後,毫不猶豫的倒向神聖羅馬陣營,與希臘人的拜占庭徹底割席。

11世紀末 擴張中的匈牙利王國版圖

即便如此,特殊的地緣條件始終牽絆着匈牙利本身,甚至創造出相互割裂的三大人羣:

其中,大部分日耳曼化貴族渴望德意志生活方式。不僅要求擴大封建權益,還希望能有效遏制王權膨脹,乃至將對方完全架空。

其次,占人口大多數的底層並不理解改革意義,還暴發過抵制文化改弦更張的異教徒起義。他們也樂於維持放牧生產模式,對全盤農業化毫不感冒。

最後,來自南俄羅斯平原的庫曼遊牧民正不斷向西遷移。起初只是劫掠和武裝殖民,往往很容易被匈牙利人收拾。稍後則是要逃避蒙古征服,攜家帶口的遷徙到歐洲中部避難。他們願意爲收留自己的君主當兵,卻不準備嘗試新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很容易被原住民們視爲外來入侵者。

大量庫曼難民西遷 成爲匈牙利王國的新生血液

正因如此,國王貝拉四世處於左右爲難狀態。既要保持國家的德意志化進程,又不希望貴族們凌駕於自己,更樂於見到庫曼難民爲自己所用。結果便是荒腔走板,整出讓所有人都不滿意的激進措施。例如許多貴族雖保留有封地,自己苦心經營的城堡卻必須被拆除。普通平民被不斷勸進城鎮定居,但始終估摸有限,缺乏相應的基礎設施。至於外來者庫曼人,則與上述兩個羣體基本隔絕,以至於彼此都無信任可言。

匈牙利內部渙散之際 遭遇到蒙古帝國入侵

公元1241-42年間,拔都汗麾下的蒙古軍隊拍馬殺到,瞬間就將整個匈牙利攪的天翻地覆。許多貴族不願出力,也根本沒守衛領地的防禦設施可用。普通人則深陷羣體性歇斯底里,將同爲東方牧民的庫曼人當做幫兇攻擊,逼着對方暫時離開避嫌。最後只有國王蒐羅到部分力量迎戰,並在薩霍河畔幾乎全軍覆沒,甚至險些在逃往克羅地亞山區的路上被俘。蒙古人趁機橫掃整個多瑙河以東區域,對缺乏防禦的城鎮、修道院進行無差別屠戮,製造出異常恐怖的無人區,

正躲避蒙古追兵的國王貝拉四世

蒙古大軍撤退後,痛定思痛的貝拉四世一改往日傾向,開啓轟轟烈烈的大規模改革。除允許貴族們重建石頭城堡,還積極從鄰國引進人口填充,發展成熟的工商業自治城市。乃至網絡遍及聖地的醫院騎士團,都有被邀請來建立新的據點。原爲首都的佩斯城坐落於多瑙河畔平原,國王將大部分人口被轉移至對岸小山建立布達新城。後來兩個獨立區域相互融合,成爲今人眼中的布達佩斯......

貝拉四世下令建造的薩羅斯城堡

然而,蒙古人造成的創傷很難在短時間內徹底癒合。當匈牙利淪落爲人皆可欺的脆弱境地,自然就引起奧地利、波西米亞等鄰邦覬覦。這主要是因爲戰爭摧殘,造成大片封建領荒廢,原來的軍事貴族非死即逃。只能大量徵用輕裝輔助部隊參軍,很難在戰場上扛住重裝騎士的集團衝鋒。譬如爆發於1246年的萊薩河之戰,就是匈牙利輕騎兵先掌握主動權,卻在貼身廝殺中落敗。儘管奧地利公爵腓特烈不幸被殺,他的屬下的確有在逆風局中強勢翻盤。

一生都處內憂外患困擾的 貝拉四世

到了1251年,蒙古威脅漸行漸遠,奧地利的實際控制權也落入波西米亞國王奧托卡之手。隨即因邊境糾紛向匈牙利發難,準備乘勢將這個尚未完全恢復的國家置於自己麾下。爲此,他從本土、奧地利、波蘭和斯洛文尼亞招募騎士,湊出總計35000人大軍趕往奧地利境內的克雷森布倫鎮。貝拉四世只能硬着頭皮接戰,率領以庫曼輕騎兵爲主的35000人趕往現場。雙方在摩拉瓦河兩頭駐足,誰也不願意主動充當易遭打擊的出頭鳥。

13世紀的德意志風格軍隊

當年7月,奧托卡主動提議由他率領軍隊後撤,以便匈牙利對手能安全渡河參加會戰。這種決斷本身必然包含有封建禮節性質,也是對自身更爲有利的環境選擇。因爲德意志騎士們往往裝備較好,不害怕遭遇近距離打擊,只擔心敵軍一直周旋拖延時間。貝拉四世欣然同意條件,則是基於自己的軍隊性質更不牢固。由於國力貧弱,他無法像對方那樣長時間負擔軍事開支,更擔心遊牧僱傭兵爲追求戰利品而擅自離開。這才接收對自己更爲不友好的作戰環境,等對方遠離河岸就下令開拔。

少量匈牙利騎士 擋不住波西米亞同行

此時,匈牙利王子斯蒂芬自作主張,主動向還在撤退中的敵軍發難。在大分部盟友尚未完成渡河時,就率領身邊的貴族騎兵加速衝鋒,死死咬住對方陣中負責斷後的波西米亞騎士。由於都是訓練嚴格、武備齊全的封建貴族,雙方的初期交鋒幾乎難分勝負。但奧托卡麾下的騎士數量更多,漸漸靠規模優勢壓制住匈牙利人,還將勇敢的斯蒂芬打成重傷。更爲重要的是,兩軍不再有任何迴旋餘地,不約而同的策馬加入到亂戰中來。

大量庫曼輕騎兵也擋不住騎士衝擊

於是,原本的堂堂之陣演變爲添油戰術,幾乎不給任何一方退縮時間。匈牙利騎士們首先支撐不住,帶着受傷王子被碾到摩拉瓦河方向。隨後抵達的庫曼輕騎兵也不擅長激烈肉搏,不得不憑本能向左右兩翼延展避讓。最後是來自保加利亞、烏克蘭境內的輕裝部隊,同樣被德意志式重騎兵壓制,連施展開來的空間都難以尋覓。結果,大批人馬前後擠壓,只能嘗試着調頭向河對岸跑路。奈何渡口寬度有限,又有前後部隊夾擊,以至於很多人被追兵砍殺在,或是被湍急的河水捲入黃泉。

笑到最後的波西米亞米國王奧托卡

雖然具體傷亡數量已經不可考,克雷森布倫之戰仍舊被視爲中世紀歐洲的最大騎兵交鋒之一。其中,僅匈牙利軍中就有10000人陣亡。貝拉四世被迫將孫女嫁給奧托卡,結束與波西米亞王國的邊境衝突。後來陷入同兒子斯蒂芬的內戰,在戰戰兢兢中結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不過,匈牙利人沒有放棄與波西米亞的明爭暗鬥。十多年後,他們又將在貝拉的孫子拉迪斯拉夫率領下獲勝,順便促成後來聲名顯赫的哈布斯堡家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