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華本該自豪,爲何很多“學霸”在清華反而自卑?理由很現實
清華作爲我國的頂尖學府,是很多學霸心中的“象牙塔”。在人們的印象中,清華的學生應該是備受關注、非常自豪的。
那麼,有沒有可能考上清華不僅不驕傲,反而“擡不起頭”?這就需要了解一下“清華鄙視鏈”了!
很多網友看完之後表示,原來清華學霸過得也不一定順風順水啊!
我國頂尖學府——清華,無人不知、無人不向往
一提到清華大學,中國人就有一種驕傲。作爲我國的頂尖學府,清華,是很多學子的夢想。
這個頂級大學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更代表了中國教育的最高水平,是學生們嚮往的“學術金字塔”。
清華位於北京,成立於1911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清華是全國重點大學,也是C9聯盟之一,在中國的地位和北京大學不相上下。
其前身是清華學堂。它是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20位“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有8個來自清華。
清華大學有78個科目,其專業結構與佈局具有聚集工程專業優勢,文科管理特色鮮明,跨學科形式多樣。
清華大學作爲工程霸主,其每年舉辦SRT項目,都是清華人進行科學研究與訓練的好機會,也是清華人嚴謹精神的“源泉”。
爲何很多“學霸”在清華反而自卑?知識的匱乏纔是根本
學生在進入清華之前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甚至有些人是各個省份的“尖子生”。但進入清華大學後,這種光環漸漸消失,甚至慢慢變得自卑。
因爲,對於那些能夠進入清華大學的學生來說,高考只是一場考試。
但進入清華大學後,仍需面對一些內部的競爭,纔會發現自己並不比其他人優秀,因而自然不會有以前的優越感,甚至因此產生自卑。
尤其是教育資源匱乏的農村學生,通過高考進入清華,但是隨着學習的深入,就會明顯地感受到,無論是在物質方面,如衣食住行,還是心理建設方面,城市學生都要比農村學生好很多。
此外,在興趣、愛好等精神層面上,城市學生多半上過各種興趣班,上大學時或多或少可以表現出來,而農村學生相形見絀,這是很現實的理由。
爲什麼“保送”進入清華的學生,含金量更高?
學生通過高考進入清華,有的是一次考試,有的是復讀,這樣一來,就存在着一個“熟能生巧”的問題。
此類學生相較於被保送的學生,實際上是沒有多少競爭力的。
舉例來說,一名學生通過物理競賽進入清華大學,而第二名學生則以高考進入清華大學。兩個清華學生的期望其實不一樣。
因爲第一個學生完成了學校的內容,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而第二個學生則是從基礎開始學習。在有限的大學四年裡,基本上無法趕上前一個同學的。
所以,無論從專業、潛力還是興趣上,“保送生”都具有更多的優勢。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清華保送生讀研的概率是96.8%,而通過高考的學生這一比例只有90%。
也就是說,無論是北京大學還是清華大學,甚至從選擇大學的角度,人們甚至認可各種各樣的“偏才學生”。這也是爲什麼“保送”進入清華的學生,含金量更高的原因。
無論什麼方式進入清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都會使人終生受益
良好的學習方式不管是大還是小,都能給人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好的習慣對我們的成長有好處。
通過強化形成好習慣,增加自信,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個成功機會,多一份人生的財富。
好習慣有助於自己獲得成功。
與良好的學習習慣爲伍,有助於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主動性,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即便是考入了清華大學,學生也應該繼續努力,不要荒廢學業。隨着我國各大高校開始實施“嚴進嚴出”的政策,對於學生掛科、逃課的行爲實施“零容忍”。
一旦掛科,只能重修,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分,甚至可能無法按時畢業。因此,學生要緊跟學校的教學計劃,強調自我管理,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才能夠成爲真正的大學生。
最後想說
對於清華大學來說,其影響力不僅僅是靠保送生,同時也依靠每年的優秀高考生。這些學生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材,不能強調所謂的高低之分。
而那些因爲身份而感到自卑的學生,也應該認識到,只有努力學習,才讓自己直起腰板的最重要的方法。
【今日話題】
你認爲保送生要比高考生更加優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