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右上方、摸鼻子、記住所有細節... 說謊者7個行爲信號

▲人際關係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謊言,那麼要怎樣分辨真僞,讓自己不至於矇在鼓裡呢?一個謊說得再好,也會有破綻,你或許可以從以下7方面觀察看看。

1.說謊時不使用「我」英國赫特福德郡大學(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心理學教授理查德懷斯曼認爲,人在說謊的時候會自然地感到不舒服,會本能地把自己從謊言中剔除,例如你朋友昨晚爲什麼沒來參加訂好的聚餐,他抱怨說因爲車拋錨了,如果是說謊,通常會用「車壞子」,而不是「我的車壞了」。因此,如果你向某人提問,對方反覆省略「我」,就有被懷疑的理由

2.皮笑肉不笑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心理學教授傑夫裡‧考恩發現,真正的微笑是均勻的,在臉部兩側是對稱的,它來得快,消失得慢,「它牽扯了從鼻子嘴角皺紋,以及你眼睛周圍的笑紋。」僞裝的笑容則來得慢,而且有些輕微的不均衡,當一側不是太真實時,另一側想做出積極的反應。另外,因爲眼部肌肉沒有被充分調動,所以說謊者的眼睛是毫無笑意的。

3.眼神閃爍很多人都聽過,說謊會因爲心虛而不敢看別人的眼睛。因此,有些高明的說謊者會反其道而行,加倍專注地盯着你的眼睛。不過,他們可能因爲注意力太集中,眼球開始乾燥,會更多地眨眼,這是致命的訊息泄漏。另外,有研究發現,大部分的人說謊時,眼球會看向右上方。如果是試圖記起確實發生過的事,則會向左上方看。

▼人際關係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4.不自覺地摸鼻子西班牙研究顯示,人說謊的時候,身體的反應是多餘的血液流到臉上,所以會臉紅,這還會讓鼻子膨脹、發熱。雖然這可能是透過肉眼觀察不到的,但說謊者會覺得鼻子不舒服,不自然地去觸碰它。

5.觸摸自己心理學家做過一項實驗,指示被實驗者用謊言回答面談者的提問,並分別記錄剛剛下達指示後、說謊前、說謊時、說謊以後等各個時間的非語言型行爲,與不說謊時的行爲加以比較。

結果顯示,剛剛接受指示後,被實驗者說謊,回答變得更加簡短,而且還有擺弄手指、下意識地觸摸身體某部位等細微的動作專家認爲,人在說謊的時候越是想掩飾自己的內心,越是會因爲多種身體動作的變化而暴露無遺。

6.音量音調忽然變了說謊時音量、音調升高,往往是爲了掩飾心虛。

7.記住所有細節很少有人能記住所有事情,例如問家人昨晚睡覺前都做了什麼,他們難免會在敘述過程中記錯幾個細節,「我坐在電視前…喔,不是,我先打了個電話。」不過,說謊者不是,因爲他們已經在頭腦中把假定的情景都想好了。

參考來源:生命時報家庭醫生在線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