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空房市先跑?外資持有營建股比例下滑 專家這麼說
房市示意圖/記者遊智文攝影
臺股大盤站上萬八,牛氣沖天,營建類股指數亦飆上高峰。不過馨傳不動產智庫觀察官方數據發現,外資近十年持有營建股的比例不高,且今年前二個月持股比例下滑。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外資減少持有營建股,不少人擔心是房市已到未升段,外資想獲利下車,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反而外資若增加持有營建股,可能意味房市空頭來臨。
根據馨傳不動產統計臺灣證券交易所資料,外資持有營建類股比例自2021年跌破15%,2021、2022年都在14.4%左右,2023年纔回升至14.6%,已連續三年皆維持在15%以下。
何世昌表示,外資持有營建股比例下降並不代表看壞營建股,主因是近十年以來,外資賣超臺股逾兆元,各大類股多遭到減持,例如半導體類股持股比例一度高達5成以上,現在已跌至約44.67%。外資持有營建類股比例不多,減持的比例也相對較少。
觀察營建類股走勢,自2023年10月328~329點的相對谷底,至今年2月15日漲至430點,不到半年大漲約3成,漲幅領先於大盤。
何世昌分析,營建股漲幅優於大盤的原因可能與預售屋交屋潮來臨,投資人預期建案交屋入帳將使建商獲利大增而提早卡位;其次,不少營建股長年來配發高股息,股息殖利率達5%以上,再加上近年國內興起「存股」熱潮,高配股的營建類股成爲投資人簇擁標的之一,促使股價大幅走揚。
至於外資對營建股持股比例偏低,可能是同樣產業在其他國家能找到替代品,投資臺灣營建股的必要性不高,反觀臺灣技術獨佔、或者領先的產業較易獲得外資青睞。
何世昌指出,外資近十餘年來在營建類股的佈局操作,大概可用「空頭逢低承接,多頭減持停利」來形容。在2014年至2017年底、即前一波房市空頭期間,外資持有營建股比例升至16.64%~17.13%。
但2018年房市至今房市轉爲多頭,持股比例卻一路走滑、並且跌破15%。換言之,若外資操作策略不變,仍喜歡在房市空頭時進場抄底買營建類股,則持股比例升高不見得是好事。
外資持有營建股比例 資料來源/馨傳不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