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良種良法 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展示馬鈴薯攻關成效

新京報訊(記者周懷宗)近日,國家馬鈴薯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大會暨馬鈴薯高產高效技術研討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召開,記者瞭解到,作爲 “增糧科技行動”五大核心攻關作物之一,馬鈴薯育種攻關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部分,近年來,我國科學家已育成多個馬鈴薯新品種,尤其是育成了8個雨養條件下畝產超2.5噸的耐旱品種(系),爲馬鈴薯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馬鈴薯是人類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生產和消費範圍遍佈世界各地。國際馬鈴薯中心的數據顯示,全球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以馬鈴薯爲主要食物之一,超過13億人以馬鈴薯爲主食。同時,馬鈴薯還被稱爲營養最豐富的食物,在世界上一些落後地區,僅吃馬鈴薯就可以提供人生存必需的營養元素。

我國是馬鈴薯生產和消費大國,當前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約爲7200萬畝,年產量約爲9600萬噸,約佔全球四分之一。同時,馬鈴薯也是我國育種攻關中的重要作物之一,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副所長張聖平介紹,中國農業科學院將馬鈴薯列入“增糧科技行動”的五大核心攻關作物之中,近年來,蔬菜花卉所科研團隊開展大聯合、大協作,持續提升馬鈴薯產業科技發展水平,落實“藏糧於技”發展戰略,育成了多個馬鈴薯新品種,同時開發和集成了多種新技術模式,並在各地推廣落地。

據介紹,從2013年開始,中國農科院啓動了“馬鈴薯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範”項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牽頭,通過整合院內外優勢資源,產學研結合,聯合院內相關研究所和各省市相關單位的研究力量,協同生產和加工企業,建立研究、示範、推廣上中下游緊密銜接的協同攻關平臺,以“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生產生態協調”爲核心,開展全產業鏈協同創新。

10多年中,在育種方面,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馬鈴薯團隊篩選出了雨養條件下畝產超2.5噸的耐旱品種(系)8個,培育了早熟優質鮮食新品種中薯早35、早熟高澱粉加工新品種中薯早39、中晚熟鮮食與全粉加工新品種中薯27、中晚熟澱粉加工專用新品種中薯49等30多個新品種。

在現場觀摩中,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人員,觀摩了“馬鈴薯高產高效技術”示範基地,據介紹,基地的核心示範區面積100畝,以“中薯系列優良品種+水肥一體化智能微灌+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爲核心,構建了“良種+良法”配套體系,集成創新的馬鈴薯高產高效技術模式,在北方馬鈴薯一作區具有較好的示範應用與輻射帶動作用。

編輯 唐崢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