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的優勢

來源:經濟日報

很難想象,在發明郵票之前,“郵票之父”羅蘭·希爾對於整個英國郵政系統而言,不過是個徹頭徹尾的“局外人”。

希爾原本是一所學校的校長,他和英國郵政唯一的交集在於,他是一位對其服務極不滿意的用戶。

在當時的英國,寄信無需付費,只有收信纔要花錢。而且,郵資非常昂貴,普通人根本無力負擔。舉例來說,假設收信人住在伯明翰,某天郵遞員敲開門,手裡舉着3頁來自倫敦的紙,收件人只有乖乖掏出2先令3便士才能讀到這封昂貴的信。這個價錢基本相當於當時英國人的日平均工資,儘管這封信輕到一口氣就能被吹飛。

面對這種情況,人們想出了各種“變通之道”。

比如,按照當時的規定,議員是可以免費寄信的。如果你碰巧認識一位議員,他可能會賣你個人情,使你的信件“免收郵費”。事實上,免除郵資的特權確實被大量濫用了。統計顯示,在19世紀30年代,議員們每年寄出的免費郵件竟然達到了700萬封!

另一個常見的伎倆是通過信封上地址和收信人的微小變化來傳遞信息。例如,A和B可能會事先約定,如果A寄給B一封寫着“B收”的信,那就是報平安;如果寫的是“B先生收”,那就是真有事。這樣,當郵遞員敲門時,A只需要看一眼信封,就知道是該乖乖付款還是拒付郵資。

不過,希爾顯然對這兩種“方案”都不滿意,他既不想沾誰的光,也不想佔誰的便宜。他覺得,真正的解決辦法是對郵政系統進行徹頭徹尾的改革。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英國郵政系統並沒有進行改革的計劃。但羅蘭·希爾還是利用業餘時間進行了調查,並撰寫了報告,私下寄給了時任英國財政大臣。

希爾的想法包含兩方面內容。其一,要求寄信人而非收信人支付郵資。據說,這是因爲他經常收到垃圾郵件。面對一封來自陌生人的郵件,作爲學校校長的他肯定不能直接拒收,這不僅會讓郵遞員白跑一趟,間接損害他的聲譽,而且可能導致遺漏重要信息。當然,可以想象,代替顏面受損的是他的錢包。

其二,郵資費用一定要降下來。他建議,對於重量不高於半盎司的信件,無論距離多遠,郵資一律爲1便士。希爾認爲,低價經營值得一試,因爲“以低廉的價格郵寄信件和其他文件”將會極大刺激全國需求。他還指出,只要寄信的人夠多,郵政系統不僅不會虧本,還有可能產生利潤。

希爾不僅敏銳地發現了問題的關鍵,而且還很善於講故事。他以英國政府徵收酒稅爲例解釋,爲數衆多的窮人只能喝得起便宜的麥芽酒和烈酒,併爲此向政府繳納了大量的小額稅款;富人們普遍愛喝葡萄酒,儘管單筆稅款數額很高,但筆數太少。總體來看,窮人們繳費總額更高。由此,他得出結論:滿足低收入羣體的需求能夠帶來大筆財富。儘管每個人只支付了很少的錢,但積少成多。

在改革方案的結尾,希爾略帶抱怨地總結道:“與朋友交流的願望可能不如對烈酒的渴望那麼強烈或那麼普遍,但我所瞭解到的事實是,如果不是考慮到高昂的郵資,人們本來會寄出很多封信,許多人會滿心歡喜地收到它們。現在,無論是真金白銀還是珍貴的友情,都受到了損害。”

希爾的改革主張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1839年9月16日,維多利亞女王任命其爲財政部郵政顧問,負責主持郵政改革工作。

在希爾的主持下,很快,英國財政部便開始向社會公開徵集預付郵資制憑證,即郵票的圖稿。最終,一種用黑色油墨印刷的郵票勝出,後人稱其爲“黑便士”。

1840年5月1日,“黑便士”郵票正式開售,5月6日投入使用。

歷史學家用深情的筆觸記錄了當時的盛況:“1840年5月6日,英國倫敦泰晤士河邊的郵政總局熱鬧異常。濃霧散去,人們興致勃勃地趕到寬敞的工農業大廳,圍在桃花心木櫃臺前,用一枚枚金光閃閃的英鎊,爭相換購新問世的‘黑便士’郵票。”

資料顯示,1840年,在1便士1封信政策開始實施的第一年,英國寄信數量翻了一番還多;10年之內,又翻了一番,英國郵政系統開始扭虧爲盈。

很快,其他國家和地區也開始效仿。僅1843年至1850年間,美國、巴西、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奧地利等國均開始發行郵票。到1860年,全世界85個郵政機構共發行了約1000種郵票。到100年後的1940年,世界各國已經發行了超過6萬種郵票。

至此,英國郵政改革的故事暫告一個段落,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值得深思。

應該說,在探討改革這樣一個重大課題時,局中人與局外人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而梳理英國郵政系統改革的目的,也並非貶低一方,擡高另一方,二者視角不同,所長自然也就不同。

那麼,局中人與局外人各自擅長什麼呢?“框架思考法”理論或許能給我們提供一個切入的視角。

“框架思考法”認爲,局中人的優勢主要集中在解決困難問題上。其特徵是目標具體、路徑清晰,需要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有序推進。比如,“某工廠計劃將單位產品能耗降低5%”就是個典型的困難問題,解決方案有可能涉及升級老設備、引入新設備,重新佈局生產線,提升精益管理水平等多個方面,唯有具備專業知識且對企業情況極其瞭解的局中人才有能力制定出清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而局外人的優勢則主要體現在解決複雜問題上。所謂複雜問題其實就是一堆問題的集合,複雜問題不一定很難,但正因爲問題太多交雜在一起,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團亂麻,難以下手。所以,要解決複雜問題,第一步是解構。比如,如果把之前提到的困難問題擴展一下,變成“將整個行業的單位產品能耗降低5%”呢?指標該如何分解?達不成目標的老廠該關停嗎?如果關停,失去工作的員工該怎麼安置?由此,我們能夠總結出複雜問題的特徵,那就是目標複雜、分解困難、掣肘過多、涉及面太廣。而這,正是局外人可以發揮其想象力的領域。正因爲“涉世未深”,局外人反倒更容易跳出思維定式,以目標爲導向,以獨特的視角切入改革的關鍵環節,快刀斬亂麻。正如“郵票之父”羅蘭·希爾,以“局外人”的身份完成一場完美的破局。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韓 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