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市場不會消滅」釀酒葡萄產業破與立 育種長期作戰 「客製化」釋出品種助發展酒莊特色

【撰文/遊升俯 攝影/吳尚鴻】

釀酒葡萄在臺灣是氣候環境先天條件不良的作物,卻也是專門作爲釀酒原料而生產歷時最久的農產。葡萄藤展現酒業與農業的牽連,專賣契作盛世的中斷沒落,農村酒莊纔開始萌芽生長,在葡萄品種與栽培條件的雙重桎梏下,逐漸摸索臺灣在地的風味。如今部分制酒成果已在國際競賽受肯定,栽培技術與品種培育均證實臺灣葡萄酒並非不可爲。

彰化縣二林鎮秉森酒莊使用冬果葡萄釀製紅酒,自有6分地栽培釀酒葡萄,但合作的農友已逾70歲,去(2023)年健康違和,酒莊莊主楊秉森另請人管理噴藥,卻又遇上10月初的「小犬颱風」侵襲,成本投入俱無收,酒莊也因此沒有2023年度的紅酒。

臺灣釀酒葡萄的經濟栽培興起,肇因於過去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的契作收購政策,但在公賣局1997年終止契作後,釀酒葡萄因爲市場需求減少、農村人力不足及氣候變遷加劇栽培難度等因素,種植面積便逐年縮減。

過去公賣局以高於稻穀公糧收購的價格契作採購,具有很強的誘因,使國內釀酒葡萄種植面積在終止契作前的1995年曾達3,128公頃(含非契作但經省政府覈准收購的面積)。終止契作後面積一路下降,截至2022年「金香」、「黑後」兩種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總計96.8公頃,還不滿百公頃,且高度集中在彰化二林及臺中外埔、后里等3個鄉鎮。

公賣局與果農契作合約期滿後,政府曾以每公頃補助16至50萬元獎勵廢園轉作,領取獎勵金面積計達2,862餘公頃,1997年6月底止即已轉作約1,235公頃,佔領取獎勵金面積的43.15%。果農初期轉作以大宗蔬菜、瓜果類及「巨峰」、「蜜紅」等鮮食葡萄爲多,後續又興起栽培新興果品紅龍果等,使得二林如今見到紅龍果園的機會遠高於葡萄園。

國內釀酒葡萄種植面積在1995年達到高峰,共3128.33公頃,1997年公賣局停止契作收購,逐漸下滑,但由於紅酒受國人歡迎,黑後葡萄一度逆勢增加。 (資料來源/農糧署;製圖/黃煒婷)

彰化二林曾是國內釀酒葡萄栽培面積最大的鄉鎮,但現今當地見到紅龍果園的機會已遠高於葡萄園。

告別專賣、釀酒葡萄迴歸市場機制 臺酒連年招標有時還「買不到」

臺灣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政府開放民間釀酒,公賣局也於同年中改製爲臺灣菸酒公司。臺酒公司酒事業部協理詹朝安表示,公賣局自1997年終止契作收購後,即改以視當年需求數量,藉招標方式採購釀酒葡萄,都是「戴斗笠」(tì kue-leh-á)的農戶自行來報價,或農友集體委託一人來承標,迴歸市場機制;至今臺酒每年招標採購,但有幾年因雨季連續降雨減產「買不到」,去年招標也買不到,推測是因種植面積縮減,產量不足所致。

國產釀酒葡萄近年分別由臺酒公司與民間各個酒莊收購使用。詹朝安指出,公司近年均少量收購國產釀酒葡萄作爲添加用途,主要使用進口冷藏葡萄汁,將不同品種葡萄汁混合醱酵釀酒。他說,收購國產釀酒葡萄成本高,幾乎等同買進口葡萄酒的價格,加上國產的金香、黑後品種酸度都比較高,醱酵工序比較麻煩,現在公司產品已不會使用單一品種釀製。

「國外葡萄酒甚至比礦泉水還便宜」,農業部農糧署果樹及花卉產業組組長蘇登照表示,臺灣氣候環境不太適合釀酒葡萄栽培,目前因市場需求侷限,農政單位不會鼓勵種植,只能輔導業者與農民建立契作模式;釀酒葡萄純作加工用途,不像鳳梨釋迦等農產品以鮮食爲主,可以鼓勵加工、提供價差補貼,但農糧署可以輔導農村酒莊改善制酒設備,提升品牌經營軟實力。

去年遇到釀酒原料短缺問題,針對國內釀酒葡萄面積萎縮、農友高齡化,楊秉森表示,「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幸好二林地區的酒莊大多是由果農轉型成立,自己有自己的果園,原料不必完全依賴他人供給。

臺灣釀酒葡萄栽培面積持續縮小,但臺中場副研究員葉文彬認爲,臺灣葡萄酒產業可朝「小而美」發展。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