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熊孩子”“雞娃”背後的標籤化思維

車橫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於6月1日起施行。針對所謂的“熊孩子”“雞娃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26日在記者會表示,給有不良行爲或者嚴重不良行爲的未成年人戴帽子,叫“熊孩子”,不符合保護未成年人的理念;不贊同一些家長逼迫未成年人額外參加有關培訓機構學習的行爲,也不贊同給這些家長和學生戴一頂“雞娃”的帽子。

近年來,“熊孩子”“雞娃”等指代部分孩子的稱謂充斥各類媒體平臺,大有氾濫之勢。隨意給未成年人貼標籤,不僅無助於解決現實問題,還可能給孩子造成新的傷害。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明確反對這兩頂“帽子”是一種必要的糾偏。“熊孩子”“雞娃”等稱謂及其背後的標籤化思維,也應引起各方重視和警惕。

標籤化思維實際上是一種簡單化、絕對化的思維方式,即非白即黑、以偏概全。“熊孩子”原本泛指那些頑皮搗蛋、不守規矩、惹人討厭的孩子,但現在,這個概念被無限泛化,個別無法無天、涉嫌違法犯罪的孩子也被稱爲“熊孩子”。

不分青紅皁白給孩子貼上“熊孩子”標籤,很容易讓家長在管教時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比如,有的家長小題大做,把孩子偶爾的出格行爲視爲常態,對孩子非打即罵;有的家長無原則護犢子”,即使孩子殺人放火,也以“他還是個孩子”來辯解。教育孩子,不能忽視問題的複雜性和多樣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有時候,標籤化就是“污名化”,這在“雞娃”這個稱謂上尤爲明顯。“雞娃”指的是父母給孩子“打雞血”,不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去拼搏。目前,圍繞“雞娃”這一稱謂,育兒界已形成了一個“黑話體系,“家雞”“葷雞”“素雞”等不一而足。

當一個人被貼上標籤,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爲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爲“標籤效應”。當孩子被貼上“熊孩子”標籤,他們就會在潛意識裡形成消極暗示,認爲自己就是“熊孩子”,甚至破罐子破摔。同樣,“雞娃”這一標籤使得家長和孩子身心俱疲。因此,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不妨從拒絕標籤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