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暴跌、踩雷遠洋虧損上百億!中國人壽何以應對“複雜局面”?

拾鹽士|出品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組

近年來,保險投資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在金融市場,主要是固收資產收益率走低、權益資產投資難度加大,對大資金量的機構投資者形成很大挑戰。在保險行業,新商業模式仍在探索過程中,同時償二代二期規則、新會計準則先後實施,保險投資綜合平衡會計利潤、淨資產波動和資本管理要求的難度加大。

針對這一行業發展情況,中國人壽黨委委員、副總裁劉暉在近日的發言中表示,無論環境如何變化,保險負債的長期性和剛性成本特徵沒有變,客戶對於長期穩健收益的期待沒有變。”劉暉認爲,只有堅守保險投資規律,順應時代趨勢和環境變化,在投資的技術、手段、方法等方面不斷優化提升,才能駕馭複雜局面。

不過,身處劉暉所言的“複雜局面”中,素有“壽險一哥”之稱的中國人壽也絕非可以輕鬆應對。從最新業績看,中國人壽交出了一份糟糕的“成績單”。不僅前三季度淨利潤幾乎“腰斬”,單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更是同比暴跌99%僅5000多萬。

這不禁讓人疑惑,中國人壽究竟怎麼了?

第三季度淨利潤驟降99%

“抄底”失敗惹的禍?

縱觀我國七大保險公司前三季度業績,中國人壽保費規模依然保持頭部地位,實現保費收入5787.99億元。但保費同比增速僅爲4.5%,這一增速不僅低於平安人壽和太保壽險7.7%和7.91%的增長水平,也遠低於頭部梯隊行業平均增長水平。

前三季度,中國人壽淨利潤表現黯淡,實現歸母淨利潤162.09億元,同比下降47.8%。其中,第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僅有5000多萬,同比下降99.1%。

對比來看,平安人壽前三季度淨利潤超過630億元,太保壽險也實現了184億元的淨利潤。在淨利潤前五的保險公司中,僅中國人壽一家淨利潤近乎“腰斬”,其餘公司均達到6%-300%多不等的增速。

由此可見,雖然今年以來保險行業發展面臨一定挑戰,但絕大多數頭部公司都能從容應對並實現業績增量,與中國人壽相比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拾鹽士瞭解到,保險公司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來盈利——業務收入和投資收入。在保險業務方面,客戶支付保險費用以獲取未來可能發生的如疾病、事故或財產損失等不確定事件的財物保護,保險公司從保費中扣除賠付保險金和運營成本後,剩餘的部分即爲其利潤。

在投資活動方面,保險公司會將收取的保費投資於股票、債券、房地產等,通過這些投資活動獲利。這也意味着,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會受到投資市場和保險賠付風險的雙重影響。

從三季報中不難看出,中國人壽的保費收入其實是在穩步上升的。報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人壽的新單保費達人民幣1966.56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首年期交保費爲人民幣1059.82億元,同比增長16.0%;保費收入、新單保費、首年期交保費規模與增速均創近三年曆史同期新高。

在保費收入穩步增長的情況下,中國人壽將淨利潤暴跌的原因歸結爲複雜嚴峻的資本市場環境下投資收益持續承壓,2023年第三季度國內債券利率低位波動,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壓力持續;股票市場延續低位震盪,公開市場權益品種收益壓力進一步加大。

簡單來說,就是今年以來中國人壽在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投資失利,導致業績承壓。根據財報數據,前三季度中國人壽實現總投資收益1099.97億元,總投資收益率僅爲2.81%。

另外,據多家媒體公開報道,針對公司利潤大跌的情況,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表示,2022年權益市場出現了大幅的回撤,基於長期的投資判斷,中國人壽去年在兩個相對低位,佈局了一些權益資產。

但是今年以來,現階段資本市場維持低位震盪。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壽2022年加倉的部分權益資產在今年合計實現了一些浮虧,體現爲價差的損失和減值損失的增加,從而使公司總體的投資收益階段性承壓。資產減值損失增加至300億元。

業內分析稱,去年以來中國人壽計劃在股市低點時購入股票,希望能實現“抄底”大賺一筆,卻奈何抄到了半山腰上,導致公司在股票市場的大幅虧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利潤水平。

“踩雷”遠洋集團虧損百億

個險營銷體系變革提上日程

除了投資失敗等因素,中國人壽一項和自身主業息息相關的數據變化,也值得關注。

近年來,雖然中國人壽的保費收入水漲船高,但其退保金額增長幅度也十分驚人。

據業內媒體統計,近十年中國人壽保險的退保金額累計超7000億元。僅今年上半年的退保金額就高達274.8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3.8%,相應的投資收益同比下降9.8%,歸母淨利潤同比降低36.3%。

對此,中國人壽保險給出的理由爲部分產品退保增加,權益市場低位震盪,權益類資產投資收益率減少。2023年上半年退保率爲0.65%,同比上升0.14%。

除此之外,中國人壽投資的另一大主力板塊債券市場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中國人壽的投資資產中有72.38%用於包括定期存款、債券、債權型金融產品等固定到期日金融資產的投資,另有18.02%用於股票、基金和其他權益類投資;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佔比4.76%。

由此不難看出,中國人壽在債券市場的虧損可能纔是其投資失敗的主因,畢竟股票投資只佔公司投資的兩成不到。而導致中國人壽第三季度淨利潤下滑99%的直接原因,就是9月份剛剛“暴雷”的遠洋集團。

今年9月14日,遠洋集團半年報顯示營收下大幅下降,毛利潤同比下滑102.9%,爲-1.25億元;歸母淨利潤更是鉅虧達183.7億元,同比下滑1589.35%。財報發佈的第二天,遠洋集團在港交所發佈公告,表示將暫停所有境外債務(包括境外美元證券)項下的付款,直至整體重組或延期解決方案獲得實施。

至此,苦苦支撐了許久的遠洋集團也正是加入遇險行列。而作爲遠洋集團第一大股東的中國人壽當然不能坐視不管。自2022年以來,中國人壽向遠洋集團輸血百億。劉暉也曾在今年3月表態,將支持遠洋走出低谷,實現平穩發展。

6月25日,遠洋集團兩大股東中國人壽和大家人壽成立了聯合工作組,以便更全面地瞭解遠洋集團的經營情況。隨後,遠洋集團對董事局成員進行了重大調整,以應對資金困境。

今年半年報信息顯示,中國人壽在上半年直接把對遠洋集團的21.94億元長期股權投資清零,並計提了58.62億元的減值準備。同時在遠洋集團提供的半年期利潤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基礎上進行權益法調整,2023年1-6月權益法調整金額爲-21.94億元。

這意味着,中國人壽認爲其在遠洋集團的投資價值下降了21.94億元,且不再期望從這項投資中獲得任何財務回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中國人壽持有的遠洋集團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爲0。

而當初,中國人壽的初始投資成本爲112.45億。如果不考慮分紅等因素,遠洋集團的暴雷直接讓中國人壽虧損上百億,中國人壽可謂是踩了個大雷。

在交出最差三季報的關鍵時刻,中國人壽也試圖將“變革”“轉型”作爲公司戰略佈局的關鍵詞,在個險營銷體系上進行大調整。

據瞭解,調整之後的新營銷基本法提高了准入門檻,在一線城市要求入門的門檻是本科以上畢業生,而且延長了考覈的週期,以年度考覈爲週期。此外,還有取消了新人津貼、配置了長期利益、聚焦目標聯動,整合了管理成本形成輕量競爭等特點。

有保險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當下個險渠道過往大進大出、人海戰術的模式已無法維繫。高質量發展代理人一直是行業所關注和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競爭力,只有發展了合格高質量代理人,才能讓自己的基本盤立於不敗之地。

總體來看,雖然近兩年中國人壽在投資市場節節敗退,但是中國人壽副總裁兼董秘趙國棟曾表示公司對總體投資資產的影響可控。有專家認爲,中國人壽若能積極調整投資策略、順應市場變化,“壽險一哥”的地位仍舊無人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