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工研院攜中油 籤地下探勘技術MOU

政府規畫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20%,爲推動地熱發展,轉動再生能源兆元商機。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工研院攜手臺灣中油公司於今(11)日簽署「臺灣地熱區地下探勘技術深化及資訊交流合作意向書(MOU)」,工研院與臺灣中油共同宣佈,針對地下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鑽井生產能力、地下地熱模型等技術,強化雙方科研能量。由於地熱開發成功與否受制於資源掌握高低,藉由工研院完整的評估技術及臺灣中油的鑽井專業雙強聯手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挹注一支地熱生力軍

全球爲達成2050淨零碳目標企業對綠電需求與日俱增,帶動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IA)估計,與其他再生能源比較,2022年地熱發電平均發電成本?3.95美分/kWh,較風電太陽光電價格更低。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政府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20%目標,在地熱產業推動上,除了宜蘭清水地熱區的招商案,預計今年將進行第一階段商業運轉,下一階段目標則是新北市硫磺子坪地熱示範區招商案。

工研院綠能環境研究所長王人謙表示,工研院是臺灣唯一具地熱發電廠開發一條龍技術的研發機構,2018年協助業者於宜蘭清水建置300 kW地熱電廠,是我國地熱開發重新啓動後的第一座商轉電廠;另外,也進一步研發電廠智能化預診技術,降低電廠運維成本與提升電廠運轉效率,協助地熱產業升級。。

臺灣中油表示,臺灣中油參與地熱探勘可追溯至民國50、60年代,逐步建立起今日地熱探勘之基礎評估資料,2018年起在宜蘭仁澤土場地區,陸續完成4口地熱探井,預計今年再於土場鑽3口地熱探井,展現推動地熱能源決心。未來透過臺灣中油與工研院互相分享專業技術與資訊,期能加速地熱開發與研究的發展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