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上半年大賺197億,關於電商市場走向的幾個猜想

出品|本站科技《態度》欄目

作者|閆妍

編輯|丁廣勝

京東最新公佈的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二季度京東集團收入達到2914億元,上年同期營收2879億元,市場預期2905.08億元,繼續保持了穩步增長。

第二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人民幣126億元,2023年第二季度爲人民幣66億元。2024年第二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率爲4.3%,2023年第二季度爲2.3%。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145億元,而2023年同期淨利潤爲86億元。

2024年上半年,京東集團收入達到了5514億元人民幣,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197億元人民幣。對比2023年上半年,京東集團的總營收爲5309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爲129億元人民幣,取得了顯著的增長。

過去一年多時間,京東圍繞成本、效率、體驗進行了一系列變革,通過積極強化價格競爭力和平臺基礎設施建設,重塑了其平臺生態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加之供應鏈整合能力的優勢,實現了業務的可持續增長。

隨着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和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演變,電商市場正經歷着前所未有的變化。通過拆解“電商老兵”京東的經營數據和打法策略,或許可以預見未來電商市場可能的發展方向和潛在變革點。

一、更聚焦、更精益求精

通過本次財報可以發現,通過持續的投入於技術研發、基礎設施以及供應鏈優化,京東實現了較爲健康的現金流和逐步提升的利潤率。

京東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京東零售(包括京東健康及京東工業等組成部分)、京東物流(包括內部及外部物流業務)、新業務(主要包括達達、京東產發、京喜及海外業務)三大層面。

財報顯示,京東零售第二季度收入達2570.7億元,同比增長1.5%。這其中,商品收入中的日百品類在上季度的基礎上恢復快速增長,收入同比增速達到8.7%。受益於積澱多年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效能持續釋放,二季度,服務收入達到5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

第二季度,京東物流收入爲442.07億元,同比增長7.7%。新業務第二季度收入有所下降,爲46.36億元,去年同期爲71.27億元。

而今年一季度,京東零售、京東物流和新業務的營收分別爲2268.35億元、421.37億元和48.70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京東零售和京東物流環比上一季度都有大幅增長,但新業務仍有所下降。

二季度,京東在成本方面進行了更精益求精的管理和控制。

二季度,京東營業成本爲2455億元,同比減少了0.4%;京東履約開支爲人民幣172億元,同比增加了3.2%;營銷開支爲人民幣119億元,同比增加7.3%,主要是由於推廣活動的支出增加;研發開支42億元,同比增加3.6%;一般行政開支21億元,同比減少9.6%。

“二季度,我們持續致力於業務的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許冉女士表示。“我們不斷夯實供應鏈能力和用戶體驗,助力京東在中國電商行業中建立差異化能力。未來,我們將繼續專注於自身優勢,聚焦用戶體驗、價格競爭力和平臺生態,爲業務可持續增長奠定基石。”

二、低價仍重要,但要有質量的低價

在當前消費信心尚未完全復甦、市場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新增長點難尋,通過降價來激活並競爭現有的市場份額,已經成爲一種必要的市場策略。

近日,京東對《京東開放平臺買貴雙倍賠服務規則》進行了修訂,於2024年8月8日生效。根據規則,調整點包括比價平臺範圍、同款商品定義和價格定義,核心是擴大了“買貴雙倍賠”的服務範圍。

近年來,京東一直在深化低價策略。自2023年以來,京東已經先後推出了百億補貼頻道、9.9包郵頻道,並下調了免郵門檻。而“買貴雙倍賠”服務早在去年2月便推出,近期又推出“京東超級18”的全新促銷IP,更是京東向消費者傳遞出強烈的低價策略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京東旗下的京喜業務發佈微博稱,即日起品牌進行全面升級,推出“京喜自營”全託管模式,並更名爲“京喜自營”。

這項業務最早要追溯到2019年。當年,京東京喜是爲對標拼多多推出的主打下沉市場的一款明星產品,曾一度佔據京東在微信的一級入口,爲平臺帶來了大量的用戶增長。到2020年,京東組建京喜事業羣,旗下包括京喜電商App、京喜拼拼、京喜便利店等諸多業務。

但隨着組織的多次變陣,以及京喜所在新業務板塊虧損超過百億,這個明星產品一度淡出了大衆視野。直到2023年年底,京喜自營開始立項,計劃以全託管模式進入下沉市場。

低價策略仍是吸引消費者、激發市場活力的最有力槓桿之一。據瞭解,京東內部對京喜自營的定位,主要是幫助京東獲得更多下沉市場對價格敏感的新用戶,以及拉高平臺新用戶的留存率。

低價這張牌,究竟要怎麼打?電商低價競爭進入深水區,未來何去何從?

京東給出的答案是做“品質低價”。具體在打法上,既不割肉補貼,也不壓縮品質,而是從供應鏈效率中降低各環節成本,尋找低價空間,同時通過增加售後服務來提升性價比。

例如,京喜自營的全託管模式,核心在於商家只需負責供貨,之後從物流配送到日常運營,再到銷售推廣,所有環節均由平臺一手包辦。這種模式極大地緩解了商家在運營和營銷上的壓力,使他們能夠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產品的研發和質量提升上。同時,平臺通過集中化的運營管理,優化了成本結構,實現了規模經濟,從而能夠向消費者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

目前來看,這也是讓平臺和商家生意都好做,實現低價、品質和服務這個“不可能三角”,最值得一試的方法。

三、“供應鏈”變“價值鏈”

本季度,京東物流的表現仍然亮眼。

上半年,京東物流總收入達863億元,同比增長11%,經調整後淨利潤爲31.2億元,同比增長2631.2%,盈利水平再創新高。截至今年6月,京東物流已連續5個季度盈利且盈利水平穩健提升。

截至今年6月底,京東物流已擁有一線運營人員超43萬人,同比增長4.6%;上半年,京東物流一線員工薪酬福利支出299億元,同比增長14.9%。

京東集團這些年的快速發展與其物流供應鏈體系密切相關。

截至二季度,京東的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達1,5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京東物流已在全球擁有近10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總管理面積接近100萬平方米,京東快遞國際業務最快3日即可送達歐美主要國家。自2017年全面向技術轉型以來,截至二季度京東的研發投入已累計近1,300億元人民幣。在自營商品SKU超過1,000萬基礎上,京東二季度的存貨週轉天數繼續保持低於30天的領先水平。

京東物流2024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來自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的收入達到154億元,保持穩健的增長趨勢。京東物流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進一步增長至超6.4萬名,單客戶平均收入達23.9萬元。

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核心在於爲客戶提供端到端、一攬子服務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能夠提供高度確定性的定製服務,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如此形成的當日達、次日達、上門服務等成爲大部分消費者對京東的印象,也成爲了其塑造高質量服務和口碑的關鍵因素,是京東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一大利器。

同時,京東物流不僅服務於京東自身的電商平臺,也向外部提供物流服務,這爲京東集團開拓了新的收入來源。2024年上半年,京東物流來自快遞快運等其他客戶的收入達到人民幣445億元,同比增長14.5%。

在持續提升國內一體化供應鏈市場份額的同時,京東物流爲更多中國出海品牌和海外本土客戶提供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上半年,京東物流在美國、阿聯酋等地開設新的海外倉,截至2024年6月30日,京東物流已在全球擁有近10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總管理面積接近100萬平方米,海外供應鏈網絡覆蓋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

與此同時,京東快遞也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去年以來,京東快遞先後推出“國際特快”和“國際標快”兩大服務,中國絕大多數地區消費者均可寄件,歐美主要國家均可覆蓋,最快可實現3日即送達。

在電商平臺的激烈競爭中,物流的戲份正在增強。

強大的物流體系已成爲電商平臺長期競爭力的重要護城河之一。只有在高效的物流網絡和配送服務支撐下,電商平臺才能夠更快速響應終端消費者越發碎片化、多樣化、複雜化的需求,並得以實現更佳的原材料尋源採購、生產規劃、運輸配送,幫助企業實現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