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Q3收入2477億,人力支出1022億

文/每日資本論

11月15日,京東集團發佈了2023年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其收入爲2477億元(約340億美元);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淨利潤爲106億元(約15億美元),同比增長5.9%,大大超出市場預期,刷新了歷史單季度最高水平。

其中,作爲核心品類的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繼續保持收入同比增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服務收入達到524億元(約72億美元),佔整體收入的比例首次超過20%,達到21.2%;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的同比增長19.3%。

彭博社稱,從某種程度來說,京東三季度的增長情況,抵消了一部分人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擔憂。

服務、物流收入創新高

此前,部分賣方機構對京東的三季度業績預測並不太樂觀,盈利預期被一再下調。但京東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這實屬不易。要知道,京東從去年底持續強化低價戰略,但淺顯的道理是,低價也就意味着不僅費力燒錢,短期內還會拖慢京東的發展腳步。京東自營模塊,部分商品的直接折扣和補貼會直接影響到商品銷售收入;而三方模塊,對商家的一系列補貼、扶持等措施,則影響到了部分市場和營銷收入。

更爲重要的是,整個三季度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速爲5.2%,但是家電品類和文化辦公用品的卻分別下滑了3.6%和11.8%。而這恰恰是京東的優勢品類,行業的整體下滑勢必影響其整體銷售的增長。

在多重背因素疊加下,京東三季度仍能夠實現整體收入的增長,沒有出現失速,足以體現出其應對外部壓力下強勁的韌性。

有意思的是,相比於收入端,京東三季度的利潤由於其自營模式反而受到折扣低價的影響較小。這主要是由於在自營模式下,降價和補貼會直接體現在收入項上計減。

但與之相對的平臺型模式下,平臺賺取的是商家的佣金和廣告費,這個計入到平臺的收入,然後平臺再拿出其中一部分用優惠券等形式補貼給用戶。這個補貼算作成本,補貼越大利潤越少。

簡而言之,同樣是低價,自營模式承受壓力的是收入項,平臺模式承受壓力的是利潤項。

那麼,京東的利潤又來自哪裡呢?

除京東核心品類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收入等收入繼續保持同比增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外,京東的服務收入達到524億元(約72億美元),佔整體收入的比例首次超過20%,達到21.2%,創歷史新高。

京東物流方面,三季度收入達417億元,同比增長16.5%。其中,外部客戶收入達298億元,外部客戶收入佔比進一步提升至72%。京東物流三季度經調整後淨利潤達到8.4億元,同比增長89%,達到上市以來同期最好盈利水平。

在自營商品SKU數量達千萬級的基礎上,三季度京東庫存週轉天數達30.8天。和一季度的32.4天、二季度的31.7天相比周轉效率繼續提高。

從數據上來看,京東作爲重要成本之一的履約費用率從2017年7.1%降到2022年的6%,同期京東的零售經營利潤率則從1.4%提升到2022年的3.7%,這帶動了京東整體利潤率的提升。

同時,由於三季度沒有大規模的促銷活動,因此往往是一年當中的盈利較高的一個季度。今年三季度,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京東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率爲4.3%,零售經營利潤率爲5.2%。

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許冉表示,三季度,京東取得了穩健的收入表現,並且利潤水平達到歷史新高,這主要得益於京東在價格競爭力和平臺生態建設方面的主動努力及供應鏈優勢。“我們備受鼓舞地看到一系列主動努力所取得的進展,比如商家數量的進一步擴大,以及用戶購買行爲的改善等。憑藉我們爲用戶和業務合作伙伴創造價值的明確策略,以及着眼未來所進一步優化的價值主張,我相信京東處於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的有利位置。”

京東的財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京東的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同比增長17%,達到1486億元,比2022年多出了160億元。京東物流運營超過1600座倉庫,包含雲倉生態平臺的管理面積在內,京東物流倉儲網絡總管理面積超過3200萬平方米。而去年底的時候,這項數據還是1500多座,足足多了近100座倉庫。

顯而易見,從數字層面已經證明了,京東“真便宜”是真的香。

人力支出超千億

不過,細心的投資者或許也發現,儘管京東盈利水平處於其歷史新高,但橫向對比同平臺型模式下動輒雙位數的利潤率來說,仍處於較低水平。

公允地講,這與京東的大筆支出不無關係。

京東財報顯示,第三季度,京東的履約開支較上個季度有所擴大。履約開支主要包括採購、倉儲、配送、客戶服務及支付處理開支,由2022年第三季度的144億元增加6.1%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152億元。2023年第三季度,履約開支佔收入百分比爲6.1%,去年同期爲5.9%。

京東表示該部分支出增加主要與採用了更低的免郵門檻相關。京東於8月官宣下調了包郵門檻,對普通用戶而言從“滿99元免郵”升級爲“滿59元免郵”。這也從數字層面說明,京東是真金白銀補貼了給了用戶。

第三季度,京東的營銷開支達80億元,同比增加4.6%;營銷開支佔收入的百分比爲3.2%,去年同期爲3.1%。據悉,該項支出增加主要是由於推廣活動的支出增加。此外,京東研發開支同比減少7.8%,達38億元。

更大的支出在爲“兄弟”層面。2023年第三季度和前九個月,京東的人力資源總支出(包括公司的自有員工和外部人員)分別達到了259億元和763億元,遠高於淨利潤。

事實上,京東爲“兄弟”出手一直較爲闊綽。今年6月18日,京東集團發佈全員內部信,宣佈未來20年京東要再招50萬人,員工總數將達到一百萬,同時還將拿出3萬億元,用於一線員工的薪酬福利。

3萬億!按照50萬名員工計算一下,每人一年的平均投入在30萬元左右,若按一百萬人計算,平均投入也在15萬元。更重要的是,這些錢是直接給到快遞小哥等普通員工。當然,有了這些投入,56萬員工會更有歸屬感,更有生產力。

難怪京東作爲中國互聯網電商行業的代表,能夠連續兩年位居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23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首。這份榜單基於企業上一年度的營業收入、淨利潤、資產總額、員工人數等多個因素進行評選,是中國民營企業實力的一次全面展示,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參考價值。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京東爲什麼能連續8年蟬聯美國《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行業首位。用京東的話來說,低價戰略並非把價格降下去那麼簡單,需要在保障品牌商的利潤空間和員工的收入增長前提下,能夠將供應鏈裡擠出來的“水分”讓利給消費者和三方商家。

【文章只供交流,並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碼字不易,若您手機還有電,請幫忙點贊、轉發。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