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因為人際關係而感到情緒負擔?
如果拒絕對方,他就會討厭我? 事情變成這樣都是我的錯,是我做得不夠好? 害怕造成他人的負擔,總是無法尋求協助?
圖/canva,tvN 《未生》劇照
健康溝通的起始
健康溝通的第一要素,就是明確、自主地表達想法、感受與渴求。我的想法完整地屬於我,情感和渴求亦然;相對地,我有多少選擇的自由,就必須承擔多少責任,對方也一樣。
圖/canva
第二個要素,是認同對方也有自由表達的權利,就像我也有權利說話一樣。以溫暖和體貼來尊重對方表達的權利,不等於凡事迎合,或者無條件同意對方的想法,更不是代替他承擔情感和責任,一塊被捲入其中。當然,也不是因爲難以拒絕,就全盤接受對方的要求,否則的話,便是隻尊重他人,而犧牲了自身的權利。光是認同對方也有自己的想法、情感與渴求,同時擁有表達的權利,就足以算是健康溝通的起始。所謂健康的溝通,並非一定要同意對方、給予共鳴或解決問題。
第三個要素,是溝通不在於性格或素質,而是技巧問題。健康溝通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源於後天培養。換句話說,任何人只要願意學習與練習,就能養成良好的溝通力。因爲溝通能力並非取決於天生的性格,所以不管有多出色,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受他人左右,或者因難以啓齒而深感懊悔等等。就像運動員即使練習過數萬次,也很難完全避免失誤。
圖/canva
此外,我們在生活中或許會遇到類似的情況,但不可能每次的情境都一模一樣。溝通就像一道道全新的習題,不能只仰賴同一個答案去解決。亦即,溝通是透過嘗試錯誤進行學習,所以沒必要因爲失誤而過分自責。之所以把溝通稱爲「技巧」,是因爲「即使具有天賦,不啓蒙就難以有發展」;反之,只要願意學習、練習,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很好。不過,失誤總會找上門來,在溝通方面自然也不例外。
不被他人左右,也不試圖操控他人
如同每個人的長相各異,我們過去的生活經驗,抑或是當下身處的情境皆十分多元;就算遭遇相同的情況,看待事情的觀點與反應亦十分多樣化。因此,當人們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時,出現意見分歧,或因目標不同而產生摩擦,都是非常自然的現象。彼此間的觀點差異和利益衝突,有時很難找到平衡點,甚至最後沒能互相理解、得到想要的事物,只是認知到立場的差異,關係就此畫下句點。
在人際關係中,如果連微小的衝突和噪音都沒有,很可能是其中一方爲了從源頭上封鎖矛盾、迴避問題,過度採取被動的態度,成爲一種不均衡的關係。又或者是遵循沉默的約定,覺得應該避開「不舒服的對話」,在溝通上並不順利。
圖/canva
問題不在於矛盾本身,而是我們對矛盾所做出的反應。無論是哪一種人際關係,都不可能提前預防或消除所有的不適感。健康的溝通,就是在難以調解的衝突情境裡,以基本的尊重爲基礎,把重心放在「共同理解並解決問題」,打開溝通的管道,而非一味地互相指責。因此,溝通不是講求勝負的戰場,而是彼此合作的平臺。
很多人會苦惱在表達自身想法時,該怎樣才能溫柔而堅決、親切卻不容小覷。在不失溫暖與關懷的同時,又能果斷地說出該說的話,這種健康的溝通,就是在看似兩極的方向之間,達成微妙的平衡;是不被他人擺佈,也不試圖操控他人,能夠彼此守護的應對之道。
在保護自己時卻對他人造成傷害,如此就不算是健康的溝通,而是「攻擊型溝通」。反之,像前述的芝賢一樣,在照顧他人的同時,卻無法好好守護自己,進而出現自我攻擊的態度,這種情況稱爲「被動型溝通」。此處有一點很容易被忽視,那就是不光他人會對我們造成影響,有時自己也會成爲動搖的主因。例如芝賢的案例,即便他人沒有刻意牽引,她也會被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左右,以致於無法表達內心真正的感受。換句話說,「健康的溝通」意味着不被他人影響,同時也不被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牽絆。
那麼,如果將「攻擊型溝通」和「被動型溝通」結合呢?有一種更加複雜、微妙的「被動攻擊型溝通」,又被形容爲「高尚」或「痛快」的反擊。這種類型的人,表面上看似採取被動姿態,但實際以攻擊做爲最終目的,也不屬於真正健康的應對。
對健康溝通的誤解
在前文中,我們談到了何謂「健康的溝通」,亦即「清楚且具體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感受與渴求」。許多人會受到各種情況左右,無法好好地傳達個人觀點、情緒及需求,同時對健康的溝通缺乏明確的認知。對於溝通,常見的迷思有哪些呢?
「不受他人左右,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果斷、坦率、堅韌、暢快、固執、勇敢等字眼。人們相信,具有這類「性格」的人,通常能夠不受影響地暢所欲言。但是,這些特徵真的是健康溝通的必要條件嗎?
本文摘自:《守護我的關係心理學》 安潔拉・森(안젤라 센)着,日月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