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七夕!他們是夫妻,更是科研同路人!

01

錢三強和何澤慧

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與夫人何澤慧合作發現鈾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深化了人類對核裂變的認識。他們被譽爲“中國的居里夫婦”。錢三強與何澤慧堅信,“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祖國”,於1948年毅然回國。

錢三強與妻子何澤慧抱着半歲的女兒乘船回國

新中國成立後,錢三強積極參加中國科學院的組建和調整,曾先後主持中國科學院計劃局和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何澤慧領導的研究小組在上世紀50年代成功研製出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原子核乳膠。

02

嚴東生和孫璧媃

我國著名的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名譽所長嚴東生和妻子孫璧媃的愛情堪稱佳話。

自19歲邂逅愛情後,嚴東生和妻子一直相濡以沫。兩人經常手牽手,一起散步一起聽古典音樂。嚴東生直到80多歲還在打網球,一回頭就能看見妻子體貼地拿着毛巾和水。

2014年,孫璧媃在醫院裡住了3個多月,嚴東生每天下午都去醫院陪她說話,一直到晚上被醫院“勸”回家。“你在那邊等着我,我們很快就會再相見的。”在妻子的追悼會上,嚴東生做出了最後一次承諾。

03

汪品先和孫湘君

汪品先鼓勵女科學家:“千萬不要往下退。”並以他夫人的例子作爲榜樣,汪品先和夫人孫湘君在求學期間相識相知。

汪品先介紹道,與許多婚後回到家庭的女性科技工作者不同,那段時間恰是他的夫人孫湘君科研產出最高峰的時期,可以說,他們既是相濡以沫的伴侶,也是並肩工作的同事。

如今,汪品先和夫人孫湘君都已經年逾八旬,卻仍孜孜不倦地投身於工作。

04

王智超和劉歆陽

入選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揚帆”計劃、“晨光”計劃,手握國家級發明專利和課題……這些優異的成績各自屬於兩位年輕的醫生夫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整復外科副主任醫師王智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治醫師劉歆陽。2022年,他們同時入選“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繼續攜手踐行希波克拉底誓言。

從復旦臨牀八年制同學結緣起,兩人都選擇了腫瘤專業方向,立志將臨牀與科研結合,以中國患者病例數據爲依託,建立符合中國患者特點的診療方案。而後,他們一個瞄準罕見病1型神經纖維瘤病,逐步建立並完善系統的診療體系;一個則從救治晚期患者走到了早期篩查的前沿,在內鏡微創手術的方寸之間,總結規範、開拓創新。

“最好的科研問題都來源於臨牀,最終也要服務於臨牀。”劉歆陽勉勵自己在臨牀工作中“做個有心人”,有什麼突然的靈感都記下來,還會和王智超分享交流。最近,王智超講起自己所在的整形外科做面部提拉及換臉手術的瓶頸,便讓她聯想到,或許可以利用內鏡技術來解決,甚至提議兩人可以嘗試手術合作。

05

郜娉婷和蔡加彬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郜娉婷開創多項內鏡新術式,爲臨牀積累極具價值的經驗,入選2023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值得注意的是,郜娉婷的丈夫蔡加彬,是第一屆U35稱號的獲得者。

“我們倆都是復旦大學臨牀醫學八年制專業的,他是我的學長,也是我的師兄。”郜娉婷說。

他們是彼此“背後的那個人”。郜娉婷說:“在成長的過程中,我覺得我們共同的導師樊嘉院士是我們的“引航標”,他的大醫情懷一直鼓舞着我們,同時,他也鼓勵我們成爲“醫生科學家”,醫生要和各個行業的專家展開合作,這也幫助我們取得成功。”

企業及專家觀點不代表官方立場

作者:藍悅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