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將拓寬169公里非機動車道,提升一批道路空間品質

今天上午,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瞭解到,2023年,北京全市共享單車騎行量超過10億人次,市民綠色出行意願高漲,全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4.7%。

今年北京還要完成18項慢行系統品質提升工作任務,拓寬169公里非機動車道,同時完成德勝門內大街、朝陽門南北小街、朝阜路(東城段)等道路的空間品質提升工作,爲非機動車道、人行步道留出更多空間。

慢行系統出行並不“慢”,去年北京共享單車騎行量超過10億人次

慢行系統是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綠色、便捷、健康等特點,在北京的交通體系中正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慢行系統出行並不慢,機動車的速度快,不代表着出行的時間短,市民地鐵、公交接駁和中短距離出行方面,騎行甚至更勝一籌。”據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城市道路管理處一級主任科員荊祿波介紹,尤其是在每年的9月通勤、送學及節假日等因素疊加,路網交通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慢行交通系統以步行、自行車等出行方式,對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進行有效補充和延伸,增強了城市交通系統的彈性和適應性。

自2020年起,市交通綜治領導小組將慢行系統相關治理工作納入《北京市交通綜合治理行動計劃》,市交通委廣泛聽取公衆和社會團體意見建議,從規劃、建設、管理、宣傳等方面細緻梳理問題癥結,逐一研究分析,逐一制定對策措施,逐年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累計完成工作任務104項,慢行出行環境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例如,將“回頭開車門法”納入《北京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先後打通馬家堡西路跨五環橋橋區、望京西路與阜通西大街路口等25處騎行瓶頸節點;持續推動自行車專用路運營管理,截至2024年8月底,自行車專用路騎行量已經破千萬。

北京市交通委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全市共享單車騎行量超過10億人次,市民綠色出行意願高漲,全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4.7%。

今年18項慢行系統品質提升任務已完成60%

荊祿波表示,今年4月份,北京市交通委繼續發佈《2024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統品質提升行動工作方案》,明確了18項重點工作任務。目前市區兩級政府部門正加強慢行系統治理工作的市區聯動和部門協同。建立和完善可操作、能落地的工作標準,如制定《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車改善技術導則(修訂)》《北京綠道規劃設計技術導則》等,抓好每一個工作環節,精心設計,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模式。同時改變傳統單純以工作數量爲主的考覈工作方式,每年組織開展區域慢行系統服務評價工作,注重區域總體環境的提升。

對於今年要完成的18項慢行系統品質提升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北京市交通委也介紹了相關進展。

據荊祿波介紹,這18項慢行系統品質提升任務,聚焦的都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現已完成總任務量的60%。比如完成印發《城市道路空間規劃設計標準》(DB11/1116-2024),明確城市道路按行人、自行車、公共交通、小汽車的優先次序分配空間,對機非混行路段及老城區內衚衕、文化探訪路的慢行路權保障提出明確要求,爲科學、有效地利用城市道路空間資源,提升道路空間品質提供技術支持。

還計劃完成169公里非機動車道拓寬、12.7公里非機動車道增設工作,現已陸續組織進場實施,並已完成14.5公里非機動車道拓寬、2.5公里非機動車道整治,年底前全部完工。

今年還將完成德勝門內大街道路空間品質提升工作,爲非機動車道、人行步道留出更多空間;朝陽門南北小街、朝阜路(東城段)道路空間品質提升項目已進入施工尾聲,中關村大街等道路空間品質提升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實施;涼水河永勝橋至舊宮段巡河路13.8公里慢行系統改造也是今年的重點任務,目前南旱河濱水慢行景觀提升工程已進入施工尾聲,將增設連接通道,改善濱水慢行系統與城市慢行系統、市政道路連通性,促進“水路綠”三網融合。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編輯 張磊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