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文要求抵制醜書怪書,曾翔、王冬齡、邵巖等人何去何從?

10月25日,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規範漢字書寫教育的通知》一文,文中明確強調要規範校園用字,自覺抵制忽視漢字書寫規範、書寫技法、審美特徵,故意將漢字筆畫和結構進行粗俗、草率變形的“醜書”“怪書”,引導師生在正式寫作和公共場合中避免不當使用“諧音字”。

除此之外,還給出了具體培養的措施:掌握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逐步學會書寫正楷字和規範、通行的行楷字,不斷提高書寫質量和速度,做到書寫規範、端正、整潔、美觀、流利。最終以達到“向世界展示以規範漢字爲代表的中華優秀文化獨特魅力。”的效果。

這一通知的發佈,令無數書友感到振奮。回看當今書壇,各路“大師”一味追求個性、創新、與世界接軌,導致傳統的楷書、行書被輕視,甚至有人說出“三流書家才寫楷”的“暴論”,而二王、歐顏柳趙的字也被視爲“過時貨”。

取而代之的是與西方“抽象主義”、行爲藝術結合的“先鋒書法”,尤其是以邵巖、王冬齡爲代表的“射書”“亂書”。邵巖不再用傳統的毛筆爲工具,而是用針管在紙張上噴灑墨汁,以毫無規則的線條、結構示人。

王冬齡的“亂書”也叫“超級狂草”,進一步強調線條、結構的無序化、情感化,主張筆畫、字跡疊加,明顯收到了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的影響。而且,這兩位創作時或動作浮誇、或大聲吼叫、或用上全身動作,顯然不符合“書法規範教育”的規定。

曾翔的字雖然比王冬齡、邵巖有更深的古法功底和傳統成分,但他也受到了日本現代書法的影響,對漢字的變形、誇張明顯超過了限度,對於普羅大衆乃至於不少專業人士,都並不容易看懂。張旭、懷素、徐渭等人的草書雖然狂放,但始終“不離魏晉法度”,這也與他們有着本質區別。

不論是書寫技法、書寫規範還是審美特徵,都是建立在傳統書法基礎上的,如果這個根基沒有了,書法這門藝術也就很難成立。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爲,有些規範也在間接把學生培養成“館閣體”“印刷體”寫手,如“做到書寫規範、端正、整潔、美觀、流利。”不利於個性的形成。

但是,我們也要明白此通知是針對中小學生提出的,對於打基礎和初步認識書法來講,先把字寫規範、寫端正是必要的。

您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