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挖礦的中場戰事:拯救幣價

文/溫泉

數字貨幣交易平臺Digifinex決定改變策略

“我們決定不再增加被挖出的平臺幣的數量了。”Digifinex副總裁朱文娟告訴本站科技。今年4月16日,Digifinex開啓交易挖礦時,設計平臺幣DFT可流通總量爲21億枚,但是8月1日起,Digifinex要把數量穩定在已經被挖出的1.75億枚。

這在當下愈演愈烈的交易挖礦浪潮中並不多見,更何況Digifinex今天的地位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交易挖礦。從今年4月16日宣佈開啓交易挖礦開始,Digifinex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從全球排名第50位躍升到第11位,交易額翻了8—9倍,團隊人數從3月份開始也翻了兩倍。

“如果繼續增發,平臺幣的價格將下滑,有可能造成用戶拋幣離場,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我們不想賺一把就走,而是希望迴歸價值,同用戶一起成長,把公司做上市。”朱文娟向本站科技解釋,“市場情況和我們預計的有了新的變化,如果持續增發平臺幣,被挖出的平臺幣的數量將超過平臺的業務增長速度,從而無法保持幣價的穩定。我們始終認爲平臺幣應該依附於平臺,而不是平臺依附於平臺幣。然而在這一浮躁的市場上太多的人和太多的平臺本末倒置了。”

不過,爲了和大部分的創世挖礦區別開來,並且不因停止挖礦而損失太多用戶,Digifinex開啓了最後一輪“絕世挖礦”,其實就是拿出一部分已被挖出的平臺幣啓動一輪市場推廣,讓交易挖礦“軟着陸”。同時推出回購銷燬,保證長期投資者利益,讓平臺幣迴歸平臺價值。

對交易挖礦喊停的,不止Digifinex一家。據本站科技瞭解,Bit-Z、BigOne、Xstar等平臺,都在開啓交易挖礦之後,喊停並調整了策略。

從2017年11月開始,由DragonEx首創的“交易挖礦”引發了數字貨幣交易所的“挖礦”浪潮。這一波浪潮由Fcoin發揮到極致,之後幾乎成爲新涌現的數字貨幣交易所的“標配”。據本站科技根據公開信息統計,從DragonEx開始至今,有80多家交易所都嘗試了交易挖礦,這幾乎佔到目前有數據監測的全球交易所數量的1/4—1/3。

不過,目睹過“交易挖礦”所帶來的絢爛煙花的交易所們正在迎來陣痛時刻。

批量造富

必須承認,起碼在現階段,“交易挖礦”這種創造性的獲客方式確實起到了“奇效”。對用戶來說,交易不光不用付出手續費,還能掙錢,甚至掙好幾倍。對平臺來說,會拿出一半左右的收入分給用戶。數字貨幣交易所的行業格局被改變了許多。

儘管OKex、幣安火幣三家的頭部地位沒有被撼動,但是他們之後的排名早已改朝換代。

這其中最成功的傳統交易所有兩家——Bit-Z和Digifinex。Bit-Z是從6月份的排名20位左右上升到了目前的11—12位,Digifinex是從4月份的排名50位左右上升到了目前的11到13位。這兩家每天的交易額都超過了10億人民幣。成立於2017年11月,創造了交易挖礦玩法的DragonEx也在短短時間裡衝到了全球第45位。

這是在傳統交易所當中的排名,在傳統交易所之外的排名更讓人有“威脅感”。根據非小號的數據,挖礦交易所當中,已經有16家日交易額過億,其中5家日交易額過10億。日交易額過億相當於傳統交易所全球排名前50左右的體量,日交易額過10億相當於傳統交易所全球排名前10左右的體量。挖礦交易所當中目前的第一名Bitforex的24小時成交額,是高於傳統交易所排名第一的BitMEX的。這就是說,如果算上挖礦交易所,全球前10的座次要重排。

這種迅速的造富,應當在行業當中早就被感受到了。於是行業內一邊嘴上罵着交易挖礦,一邊身體很誠實——從全行業來看,據本站科技統計,從DragonEx開始,全球有80多家交易所都已經開展或正準備開展交易挖礦。全球排名前15位的交易所,除了不面向中國用戶開展業務的平臺之外,絕大部分都開展了交易挖礦,即使自己不搞交易挖礦也投資了新的交易挖礦平臺。這裡面只有兩家交易所例外:排名第4的火幣和排名第8的LBank。(我們後文再探究他們爲什麼沒跟進)

交易挖礦也影響着行業內資金的流動。據媒體報道,從6月5日到6月27日,TOP10數字貨幣交易所交易量22天憑空增加了100億交易量,達到了523億 。與此同時,不含交易挖礦的TOP 10數字貨幣交易所交易量從426億下跌到245億,被擠走了將近170億交易量。

這也影響着整個行業的心態和動作。這其中,有一個交易所的變化特別有意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這個問題。這家交易所是全球排名第11位的Bibox。

Bibox於2018年3月19日00:00正式啓動BIX鼓勵金方案。當時宣佈平臺將拿出每週淨利潤的20%,分發給持有平臺幣BIX的用戶。此後,交易挖礦愈演愈烈,到了6月份,Bibox將鼓勵金比例提高爲45%的交易手續費。不僅如此,用戶最高可獲得67.5%的交易手續費作爲鼓勵金。

幣價危局

不過,交易挖礦的問題就在於,它所帶來的交易量的暴增持續時間不會太長。

在最近幾個月當中,交易量全球前10的排名走馬燈似的換。最典型的例子是Fcoin。一個月前,Fcoin的24小時成交額達到過300多億元人民幣,排在全球第一位,8月5日已經下降至8億多元人民幣,全球排名僅在20—30名之間。不過在發稿前的8月12日,根據非小號數據,Fcoin的24小時成交額又升至17.82億,這個數字當天在全球可以排到第10位。

幣價最終會跌,交易量最終會回落的道理很簡單,正如Digifinex副總裁朱文娟解釋過的:交易所的平臺幣每天都在大量增加,但是現實中,平臺自身業務的增長沒有平臺幣的增長快。平臺幣之所以有價值,就是因爲可以分享平臺的收入。平臺收入增長沒有平臺幣快,必然會使得幣價的實際支撐價值下降。即使幣價一時能夠維持在高位,也終究維持不住。幣價一旦下跌,用戶就會拋幣離場。

這是從宏觀上分析,幣價必然會下跌的根本原因。從實際情況來看,嘗試交易挖礦的交易所的平臺幣價格也都經歷過一個先暴漲再暴跌的“過山車”的過程

下面我們分這兩種情況來具體分析下爲什麼幣價會經歷一個“過山車”曲線後下跌。

交易挖礦的規則儘管各個交易所都不同,但是大致來說分爲兩類,一類是設置每天可以被挖出的平臺幣的總數量,也就是所謂的“硬頂”,典型的就是創造交易挖礦模式的DragonEx;一類是不設這個限制,典型的就是Fcoin。

先說設硬頂的模式——每天平臺釋放的平臺幣數量是一定的,用戶根據每天在平臺的交易手續費佔平臺當天交易手續費的比例來分這些幣。

挖礦開始之後,挖礦的人越多、付出的手續費越多,獲得平臺幣的成本越高。這是因爲,每天平臺收入的手續費越多,平攤到每個幣上的成本就越高。

這就造成挖礦開始之後,一般來說,頭幾天挖礦的人成本較低,因爲挖礦的人相對較少。因爲一個平臺開展交易挖礦,剛開始知道的人總是少數,隨着時間的推移,知道這件事的人才會越來越多。不過,這種情況隨着挖礦平臺越來越多,也會發生變化。可能出現一個平臺挖礦開始的時候大家認爲挖礦人少,結果扎堆挖礦,成本較高,後幾天挖的人反而較少。

交易開始之後(一般設硬頂的平臺都會設定一定的挖礦期,挖礦幾天之後纔會開啓平臺幣的交易),有三類人會買平臺幣:

第一類,不會挖礦的,因爲挖礦需要刷單,手動刷單的話,如何賣單和買單需要學習,用軟件刷單的話,需要購買軟件和學習使用軟件,這都是挖礦的門檻;

第二類,挖礦成本高的,在挖礦的階段,成本比較高的人會買一部分剛開始掛出的成本低的平臺幣,從而降低手裡平臺幣的平均成本,降低後期賣不出去的風險;

第三類,平臺上的其他用戶。在熊市中,優質項目很少,很多項目都是空氣幣,平臺幣一般都是交易所發行的,交易所一般都有實在的收入,持幣還可以分紅,因此是比較好的可供購買的幣種

在交易開始的初期,由於有這些需求的存在,平臺幣價格會逐漸走高。這時的平臺幣也是比較好的投資品種,一來幣價會漲,二來還有分紅,雙重的紅利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這樣會帶來兩個效應:越來越多的人來買幣,越來越多的人來挖礦。越來越多的人買幣,會使得幣價越來越高,平臺手續費收入越來越高;幣價高,會使得挖礦特別值得,因爲挖礦成本比幣價低,挖出來賣掉就能賺錢,這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挖礦,從而使得挖礦成本越來越高。

臨界點是“挖礦成本=幣價”的時候。這時就會有人拋幣保本,當被賣的幣的數量多於被買的幣的數量時,幣價就會下跌。之後爲了保本,很多投資者就會恐慌性拋幣,導致幣價大幅跳水。

在整個幣價上升和下跌的過程中,剛開始挖礦拿到平臺幣的交易者會伺機拋幣離場。賺錢還是賠錢,要看交易者對整個平臺交易價格和走勢的判斷。

再說不設硬頂的情況——平臺每天釋放的幣的數量沒有限制,初始挖礦時,平臺會設定平臺幣的價格,當天挖出來的幣當天就可以賣掉。之後,平臺幣的價格就是市場價格。這種情況和設硬頂的情況會有些類似,不同的是由於沒有硬頂,在挖礦開始後,挖到的平臺幣越多,收益越多。由於沒有硬頂,平臺幣的釋放速度也會更快,它的波動會更劇烈。

之所以出現這種模式,幣渡交易所超市創始人賀寧告訴本站科技,這是由於當時交易所的“白熱化”競爭導致的。“DragonEx創立的時候,交易所的競爭還沒那麼激烈,到了Fcoin上線那段時間,交易所已經太多了。當時我們看到有的團隊,創始成員背景都很豪華,但是卻拿不到融資。”賀寧記得。

這種模式吸引來的高交易量和高收益,迅速吸引了比交易挖礦開創者DragonEx更多的輿論關注。這個收益有多高,自媒體“所內情報站”的文章《Fcoin模式正在透支交易所的未來》對Fcoin的挖礦收益有過精確的計算。據該文計算,在Fcoin刷單,單日最高有可能獲得10%—20%的收益率。——這是一個非常誘人的數字,幾乎可以秒殺市面上所有理財產品。在不考慮複利的情況下,這個日收益率如果可以維持,年化收益率就可以達到三四十倍甚至七八十倍。。

可是問題就在於,這個模式能夠吸引的資金數量也是有限的。當把幣圈現有投資者的資金儘可能吸引到自己平臺上之後,增長就會放緩。《Fcoin模式正在透支交易所的未來》一文引用一位交易平臺高管的話來解釋這個過程:“一旦新增資金小於礦工拋盤,幣價就會無法支撐,繼而導致幣價下滑和礦工刷單量下滑,然後FT持有者的分紅也會下滑,幣價再進一步下滑,整個平臺生態進入負反饋模式。”

以上講的是平臺幣價格根據市場情況自然漲跌的過程,如果這個過程中還有人爲干預,存在拉盤和砸盤的現象,幣價的漲跌就會更加劇烈。

更爲致命的問題是,前述的所有交易量,刷單是主要的部分。DragonEx和Xstar都向本站科技證實了這一點。

第一個開啓交易挖礦的是DragonEx。DragonEx運營總監大魚(圈內熟知的花名)告訴本站科技,交易挖礦在開始初期,刷單的交易量佔比都會比較大,可能在70%—80%之間。

到了後來,這個比例就更大了。新版上線不久的數字貨幣量化交易平臺Xstar從6月26日開始挖礦,不到一週就因數據庫溢出而緊急停服,Xstar CEO田明告訴本站科技:“作爲市場活動,我們也推出了挖礦,但很快就發現涌進來的都是毫無意義的對敲刷單(注:是指通過一個或多個賬號,進行自己掛單和自己買單),這個比例高達90%以上,甚至說99%都不誇張。原來我們覺得Fcoin的交易量望塵莫及,但是我們試了之後發現要達到那個量並不難。但這不是我們想要的。”

刷單,不是正常真實的交易量,一般都是一個賬戶,自己掛單,自己買單,或者註冊兩個賬號,有邀請關係,兩個賬號進行對敲,還能獲得10%~20%不等的邀請返利。這兩種都是自己和自己交易,純粹是爲了在平臺上刷出鉅額的手續費。這樣的交易量不長久——刷單是爲了獲利,一旦平臺幣價下滑,刷單者就會拋幣離場。

從大環境來看,6月中旬開始,交易挖礦就越來越不好做了。幣渡交易所超市創始人賀寧觀察到的現象是,由於開啓挖礦的交易所太多,很多新開的交易所做交易挖礦能吸引的流量非常少了,有的都做不起來,沒幾個人去挖。

一位從龍網開始在多個平臺挖礦的資深礦工告訴本站科技,他感覺交易挖礦應該是越來越難做了。他說:“因爲很多礦工手裡錢越來越少了。身邊的朋友,感覺一半賺一半賠,賠的人越來越多。”

破產跑路潮

幣價一旦進入下行通道,處理得如何,直接關乎平臺的生死。

這方面早有失敗的先例

在過去半年多的交易挖礦熱潮中,有兩家交易所被公開報道出現問題:CATTLEEX、86BEX。

6月14日,CATTLEEX交易所發佈公告稱:由於投資人的撤資以及無法滿足絕大部分的礦工的拉盤要求,紛紛砸盤提現,導致平臺已無法正常經營,經核心團隊決議,我們遺憾地宣告破產,不日將進行重組,用戶的資產也將暫時鎖定不能提現,同時暫停一切交易。屆時將陸續開放提幣服務。這個時間,距CATTLEEX上線僅一週。

6月20日,86BEX公告:由於平臺上線以來一直虧損,以及投資人撤資,導致平臺現無法繼續經營。很遺憾的通知大家,我們將關閉提幣通道。準備開啓重組方案,後續會以嶄新的面貌呈現給大家。之後還“溫馨提示”——投資泡湯的也被太傷心難過,炒幣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信任和支持,後會有期!——這距86BEX正式上線也不到一週。

後來,《每日經濟新聞》採訪了金丘區塊鏈研究院院長洪蜀寧,洪蜀寧戳穿——86BEX交易所靠註冊、充值送平臺幣的方式吸引投資者,並通過各種社交媒體廣泛傳播,不到一個月就突然宣佈關閉提幣通道,這顯然是有預謀的跑路行爲。其官網上查不到團隊的任何信息,只有郵箱和QQ號,投資者根本無法投訴,只能自認倒黴。這樣的手段與前兩年的一些互聯網理財欺詐案例極爲相似,只是工具換成了數字貨幣。

如果幣價的問題處理不好,幣價下跌,投資者砸盤提現,交易所只有破產和跑路這兩個結局。之所以會有破產和跑路的不同,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本站科技,破產需要清算資產,投資者在平臺充的幣需要返還,但跑路的話,錢就歸平臺了。而且平臺幣是由平臺發行的,平臺手裡的幣是比較多的,是交易平臺的一個“大莊”,完全可以在幣價處於高位的時候砸盤套現。

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ZG.TOP中國區顧問向忠勝是原衆股網合夥人,衆股網成立於2015年3月,是中國地區排名前5的多幣種交易平臺。向忠勝告訴本站科技,2014年、2015年左右,幣圈曾經有過一陣“農場遊戲”的熱潮,和現在的交易挖礦非常相似。當時很多平臺都開發了這種遊戲,用平臺幣玩,30天就可以回本,50天幣價就可以翻一倍,結果最後幣價都跌得一塌糊塗,很多平臺跑路。

這也是現在很多平臺沒有加入“交易挖礦”這波熱潮的原因。

資金盤風險

破產和跑路之外,“交易挖礦”還一直被質疑是“資金盤”。

今年6月份,Fcoin的平臺幣FT市值達到500億的時候,6月21日,幣安創始人趙長鵬發微博抨擊Fcoin,稱持有分紅的平臺幣是個看誰先拋得快的遊戲。

那麼“交易挖礦”到底是不是“資金盤”?據本站科技目前瞭解,“交易挖礦”的規則本身可以確定地說不是資金盤。可是問題在於,這套規則運行非常依賴交易平臺自身的行爲,有可能被玩成“資金盤”。

先說什麼叫“資金盤”。“資金盤”最初不是個貶義詞,意思是將個人手中閒散的資金利用起來,用於保值增值。但隨着互聯網的發展,資金盤逐漸演變成網絡傳銷最爲常見的形式之一,其本質就是龐氏騙局——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據媒體報道,大多數資金盤項目出現在2013年之後,涉案金額大的甚至超過數百萬人、涉及20多個省份。

爲什麼“交易挖礦”的規則本身不是資金盤?資金盤需要不斷地有新投資者進入,一旦沒有新投資者進入,整個體系就會崩盤。但交易挖礦的平臺幣發行有上限,並不是無限發行的。它的規則本身是類似於股權的——用初期的交易量決定誰持有平臺幣,以及每個人可以持有多少平臺幣,然後把平臺手續費收入的一定比例按持有平臺幣的數量分給持幣者。而且平臺的手續費收入,是平臺的實際業務收入,也就是說平臺分給大家的錢是有來源的,平臺爲投資者提供了交易服務,手續費是平臺獲得的報酬。

爲什麼它可能被玩成資金盤?——這相當大程度上要看平臺的心態,因爲這直接決定平臺的行爲——抱着長遠發展的目標,在平臺幣價格下跌時能挺住,想辦法維持幣價,增加平臺本身的價值,挺過低谷,平臺就能長期發展,兌現對持幣者分紅的承諾,無論多少;抱着短期賺快錢的目標,在平臺幣價格下跌時就未必能挺住,短期獲利的方法是——平臺先拉盤,吸引很多投資者進場,在幣價處於高位時拋盤套現,然後反覆在低位買入在高位拋盤,就可以反覆“割韭菜”,或者乾脆在高位砸盤套現離場。後一種情況下,交易挖礦就是資金盤,先進入者賺後進入者的錢,然後遊戲就結束了。後面什麼持幣分紅,都沒有了,剛開始設定的遊戲規則沒有被執行,就是一紙空文。

不過這是從理論上分析,從實際情況來看,交易挖礦最後變成資金盤的機率不小。一位交易所行業資深從業者告訴本站科技,數字貨幣交易所行業目前的情況是,OK、幣安、火幣三家牢牢佔據着頭部地位,交易所是個流量生意,頭部效應很明顯,在熊市中這個格局很難發生變化。新成立的交易所,最後成活下來並且獲得一定行業地位的機率不高,所以大部分挖礦交易所在挖礦結束後難以長期生存,它們一開始所承諾的手續費分紅持續不了多長時間。這會導致交易挖礦在實際上變成資金盤。

這是從交易平臺的行爲來分析交易平臺是不是一個資金盤。現實中,還有另外一種“資金盤”,指的是手中擁有大量資金、並且可以利用這些資金進行一致性行動的團體,他們利用手中的資金在交易市場上低買高賣,在高位套現離場,導致很多散戶受損。

這一波“交易挖礦”浪潮中也有這樣的資金盤入場,滿幣網就是個例子。在滿幣網的案例中,“臺灣的挖礦集團”就是資金盤。

一位交易所高管告訴本站科技,現在有很多“資金盤”都在尋求和交易所合作割韭菜,想要長期經營的交易所不會和“資金盤”合作,因爲資金盤在高位砸盤,對交易所用戶傷害很大,這會導致交易所做不長。

但滿幣網是這樣一個“反例”。在滿幣網的案例中,據媒體報道,滿幣網和莊家前期協議聯合將Coni價格拉到5元左右。但是在幣價漲到4元后,大戶發現一直有人在砸盤。滿幣網稱是礦工在砸盤。但項目剛上線,礦工沒有這麼大的量去砸盤。其次,礦工也沒有理由這麼急切地去砸盤。因爲價格拉的越高,對礦工來說,出貨的利潤就越大。因此最有可能的就是滿幣網自己在砸盤。在這個案例中,滿幣網割了“資金盤”的韭菜,因此鬧出了“內訌”。

在“配合默契”的“資金盤”和交易所合作的案例中,一般來說,是二者合作把幣價擡至高位,然後拋幣離場。

成功止跌

不過,幣價不是不能救,有成功的先例。

衆股網就是這樣一個先例。衆股網2015年3月成立,9月中旬上的“農場遊戲”,這個遊戲只持續了大約45天的樣子,到了10月底就持續不下去了。11月份遊戲結束,衆股網被用戶噴得很慘。

後來衆股網趕上一波小行情,靠着這波行情把幣價救回來了。向忠勝向本站科技回憶,2016年年初,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元寶網上起了一波行情,衆股網製造新聞吸引了一波用戶到衆股網交易,有新的資金進來,平臺幣的價格有所回升,用戶的意見就沒那麼大了。現在回想起來,向忠勝直言這是當時“運氣好”。

“交易挖礦”的創造者DragonEx也是這樣一個先例。DragonEx的平臺幣DT的價格最高時衝到300多元,曾經一度跌到20元左右,可是在20元左右的價位穩住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跌到更低。

DragonEx運營總監大魚回憶,當時幣價跌下來的時候,DragonEx上線了一款小遊戲——喂”DT”生“MEE”,通過遊戲向市場回購銷燬了21000枚DT。當天龍幣的漲幅達到90%,並在之後持續上揚。

在這一轉折之後,DragonEx動作頻頻。在產品更新和運營上相當賣力,包括:首發優質項目、與項目方深度合作、產品升級、生態佈局、向全球市場進軍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穩住了用戶的信心。

在這個過程中,DragonEx還踩了一次坑,但是DragonEx對整個事件的處理反而贏得了用戶的信任。

2018年1月,平臺上線了影視鏈(MDC),有大佬站臺,社羣基數大。DragonEx也希望這個項目能夠爲平臺帶來更多新的用戶。但是上線之後,幣價下跌嚴重,用戶舉報白皮書及官網中披露的團隊信息不實。在與項目方求證後,項目方並未給出有力說法且不願回購。DragonEx緊急暫停該幣種的交易,對用戶進行補償方案——用戶在平臺買MDC虧了多少,平臺補償多少。這一事件中,DragonEx一共補償用戶1800萬元。大魚告訴本站科技,這次事件過後,很多用戶覺得DragonEx靠譜,留下了一批忠實用戶。

Xstar也在停掉了給“礦工”的額外返利之後發現,雖然礦工爲了資金流轉仍在拋售新獲礦量,但XT的價格竟然自動止跌回升了。取消了幾項額外獎勵後,通過僅餘的基本挖礦規則,“礦工”挖礦並不會獲得超過交易手續費100%等額的XT。“只要礦量產出不超過交易手續費的100%,礦工就不會有價格盈餘空間去砸盤。”田明稱,“過去我們的礦工新福利加上邀請獎勵,礦工每天收入超過成本的130%。因此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前一日的礦量分發時,礦工爲了資金流轉,會很快砸盤拋售XT。即便他們把價格砸至28%後,每天仍有2%的毛利。但當這些額外的獎勵取消後,礦工已經不願意砸盤了,他們會按照市價掛單交易,因此XT的幣價趨於穩定,社羣情緒也隨之趨於穩定”

難題與浪潮

短暫救市過後,要贏得長遠的發展,交易所們依然需要面對大量的難題,那些走向成功所需要面對的所有問題。

幣渡交易所超市創始人賀寧的日常工作就是和各種交易所和項目方打交道,他告訴本站科技,一個交易所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優質項目和交易深度。說白了,就是有沒有足夠多的優質項目,有沒有足夠多的人願意在平臺上交易。

那些在“交易挖礦”熱潮中憋着勁的平臺,都默默在這兩方面努力。

“熊市不折騰。”ZG.TOP中國區顧問向忠勝向本站科技說出這句他經歷過泡沫之後的反思和總結。

一個月前,在Fcoin掀起的交易挖礦熱潮正如日中天的時候,他顯示出少有的淡定,ZG.TOP堅決不做交易挖礦。

在幣圈掀起“交易挖礦”熱潮的時候,ZG.TOP在默默地孵化項目和應用、提供區塊鏈技術服務,還幫別人搭建交易所,提升實力靜待牛市到來。

持同樣觀點交易所不止ZG.TOP一家,全球排名第八的LBank也是其中之一。這波交易挖礦熱潮中,全球排名前15的交易所中,面向中國區開展業務的只有兩家交易所未染指,其中之一就是LBank。

“LBank現在和未來都不會採用這種方式。”LBank創始人兼COO何偉向本站科技表示,交易挖礦這種方式在短期內可以提升平臺流量,但是從長期看其實是透支了平臺利潤。未來交易所的競爭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上幣機制、技術實力、生態運營,LBank將主要在這三個方面下功夫。

作爲和“挖礦遊戲”相伴相生的交易所,Xstar希望在激烈的紅海大戰中提升辨識度和競爭力。在遊戲逐漸降溫後調整了策略,主打“全球首家量化投資交易所”,爲用戶提供保本避險和理財產品、爲機構提供投資策略和投顧服務、爲項目提供做市服務和理財服務。

田明告訴本站科技,Xstar團隊中有十年以上的資深金融從業者,最大管理資金規模逾千億,他們將通過第三方專業金融機構在傳統金融交易市場和數字貨幣交易市場進行高頻量化交易,爲投資者提供多種量化策略組合。“在熊市中,大家手裡的幣都在不停縮水,而我們提供的服務恰好可以有效地緩解這種焦慮。”田明相信,這雖然沒有最初交易挖礦的利潤那麼大,但卻足夠穩健。

全球排名前15的交易所當中,OKex和幣安的應對方法和其他交易所是有所不同的。OKEx於6月19日宣佈,啓動數字資產交易所開放共贏計劃,首批扶持100家挖礦交易所。幣安6月21日發佈數字資產交易所聯盟計劃,首期將開放1000個名額。

這些被扶持的交易所,都需要鎖定一定額度的OKex和幣安的平臺幣方可加入,這其實是增加了平臺幣的用途。OKEx運營總監王輝兵向本站科技解釋,OKex不會採用交易挖礦這種方式,因爲OK的歷史比較長,現在數字貨幣交易者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OKex的賬號,開展交易挖礦沒有意義,因爲“交易挖礦”總的來說還是面向幣圈的存量市場。OKex推出開放共贏計劃的核心,是面向更多的行業合作伙伴,拓展幣圈之外的用戶,把目光放在增量市場。

8月2日一早,數字貨幣交易所Digifinex的平臺幣DFT在前一天上漲5.84%的消息,在幣圈被奔走相告。

不過Digifinex副總裁朱文娟非常清楚的表示,平臺的真正價值不能定位在挖礦上,Digifinex必須更加側重於提升平臺的真正價值。

Digifinex下半年的目標是在產品體驗、安全、上幣機制、客戶服務、海外市場拓展方面下功夫。

“這一波誕生的交易挖礦平臺,降低了交易所的利潤率,使許多平臺短時間內增加了大量用戶,縮短了平臺的成長期。但是,大量交易所的白熱化競爭也會帶來市場洗牌。”朱文娟向本站科技表示。

她認爲:“現在各國都在關注數字貨幣交易的規範性,即將到來的合規化將洗掉很多平臺。未來,傳統科技和金融領域的巨頭也可能會進入這個行業,我們將面對更強的對手。如果以後還把目光盯在交易挖礦上,那就太窄了。”

不過,交易挖礦的風颳過之後,交易所行業競爭“超級節點”和“分佈式交易所”的浪潮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