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多頭燒 辛苦誰人知

(圖/本報系資料照)

教師士氣與人力不足,雖不若颱風過後,搶救災情的迫切,但影響層面至爲深遠,不容忽視。在今年教師節前夕,執政黨籍立委範雲邀集教師團體與家長團體,舉行「教育現場多頭燒全臺教師荒記者會」指出,錯誤的年金改革政策、教育政策及調薪政策,應是造成教師荒的主因。

此外,範立委亦曾舉行三場教育座談會,並歸納在職教師「多頭燒」的五大原因,包括:一、108課綱,全新備課支援少;二、各項加給過低,不符耗費心力;三、行政繁重,偏離教學專業;四、性平霸凌頻傳,教師疲累;五、校園職場霸凌,不友善職場等。前述意見,鹹認應是不少在職教師的心聲。

在職教師「多頭燒」,易讓人想起教師的工作倦怠(Burnout)。至於「教師荒」,則是因領有教師證的儲備教師未能如願成爲正式教師,也不願擔任代理教師,不得已成爲教育逃兵,造成若干學校的教師短缺。其次,教師日積月累的工作壓力,導致無法有效完成其教學任務,更影響學生學習。

另外,根據英國的一項調查研究指出,教師自覺的壓力、憂鬱和焦慮的比例是其他職業平均比例的兩倍以上。因此,學校行政主管有必要爲遇到心理健康問題的教師提供及時的協助。當然,國內對於教師職業倦怠的相關研究也不少,頗值參考。

前述在職教師感到乏力的事項之一就是,對於108新課綱的因應與困擾。最近,教育部恰舉辦「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劃、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劃」的分享記者會,調查研究指出,高中端竟然高達69%教師不確定大學教授是否重視學生上繳的「課程學習成果」,也有61%教師自認,沒有多餘心思設計適合產出「課程學習成果」的作業。

換言之,大學端對於高中生上傳的學習歷程檔案是否重視?以及其審查是否客觀、可信?不僅影響大約6、7成高中教師的教學態度,甚至,也未能協助學生的學習,失去了撰寫學習歷程檔案的初始意義,充其量,僅是大學甄試的形式要件之一。

英、美兩國的學生,自小學開始,即擁有個人的學習歷程檔案,以記載其學習歷程與精采的學習成果。此外,偶見學校處理學生、家長與教師之間的問題,因習於以息事寧人的態度,常令教師受盡委屈。對於教育現況相當嫺熟的鄭教育部長,曾談到其教育理念,「盼能讓學生少一點擔心、老師少一點壓力、家長少一點擔憂」,真是有道理。然而,如何落實呢?「教育興國」,教師人力與素質應爲關鍵。

(作者爲前彰化師大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