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的書法竟然如此難以理解?

又到十月份的黃金假期,不少朋友都來黃帝陵,領略華夏文化的昌盛,不知大家是否見過“黃帝陵”的題詞,一副是郭沫若所寫,一副是蔣中正所寫,兩人所寫的三個字,大相徑庭,相比之下,蔣中正的字跡顯得有些雜亂,也有些不合常理。

“黃帝陵”是郭沫若在1958年親筆所書,蔣中是在1942年刻下的,因爲時代的不同,所以它的歷史意義也是不同的,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從書法的角度去欣賞,你會發現,這兩座碑有很多區別,第一,郭沫若用的是行書,蔣中正用的是楷書,這就是兩種風格的區別,第二,蔣中正的字,方正,自成一格,而且,他的字,很有章法,很有章法,柳公權,歐陽詢,魏碑,都對他有很大的影響,郭沫若的書法,講究的是圓,剛勁,有一種開張率意,將他的獨特之處,展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個區別,則是在書法上,蔣中正的字,將整個石碑都佔滿了,有一種密不透風的感覺,特別是“蔣”字,和“黃”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得有些桀驁不馴,郭沫若的字,卻是舒朗,大小不一,特別是落款,寫在最下面的時候,帶着一種對人文先祖的虔誠和尊敬,將“陵”字壓在了中間。從整體的結構來看,很是得體,也很穩定,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書法,講究一個“留白留黑”,疏密有致,蔣中正的楷書雖有些功底,功底也很好,可是在佈局上,還是略顯雜亂,而這三個字,更是讓人覺得沒有常識可言。

誰都知道蔣中正周圍有許多名家,如沙孟海,于右任等,唯獨這一幅字,實在令人吃驚,因爲他不知道疏密,也不知道變化的大小,與他們的“皇帝陵”一比,我覺得郭沫若的字要高明得多,也更有魅力,你同意作者的說法嗎?你對此有何見解?僅就書法而言,不能忽略對書法的常識,忽略了書法的規律,便是南轅北轍,我們應當恪守古法,遵從傳統,如此方能得取其精華。

“黃帝陵”四個大字,不僅是技術上的問題,也是常識上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時代的背景,希望您能參與進來,爲繼承和發揚傳統盡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