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散裝的原因找到了,十三太保居然有十二個當過省會或都城

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中,江蘇是一個堪稱“神奇”的省份:雖然從獨步天下的“江南省”分出來,但仍然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雖然經濟總量在全國屈居第二,但十三個地市經濟都不弱,完勝廣東省的貧富不均;省內各城市雖然長期共處一省,但好像更喜歡跟周邊省市攜手發展,“散裝江蘇”由此“名揚天下”。

江蘇“十三太保”省內歸屬感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經濟發展相對比較均衡,沒有誰求着誰的必要,比如多座城市在近現代跟周邊省市的關係本就十分親密,比如江蘇省內不同區域的語言、習俗和文化也各異,等等,但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認知這一原因,比如“十三太保”在歷史上的“顯赫身世”。

首先來看江蘇“江”字出處的南京。南京舊稱江寧,在歷史上玩的“花樣”最多,首都、陪都(行都、留都)、特別市、直轄市、省會……從三國東吳開始當過六朝首都和十朝都會,直至大明和民國,雖然都是“短命”的首都。南京不但長期爲江蘇省會,甚至還“兼任”安徽省會達近百年,這也是其別稱“徽京”的由來。

再來看江蘇“蘇”字出處的蘇州。蘇州自春秋時期爲吳國都城達上百年,越滅吳後曾兩次短期以蘇州爲都城;清順治十八年江南分省,將江南省右布政使移駐蘇州,雍正三年江蘇巡撫、布政使同駐蘇州,蘇州有江蘇省會之實;太平天國時期,李秀成以蘇州爲省會建蘇福省;抗戰期間,汪僞政權曾以蘇州爲省會設縮小版的江蘇省。

鎮江也是在近現代當過江蘇省正牌省會的城市。現在的鎮江是南京旁邊低調的小城市,但因扼守長江天險,在歷史上卻總是和“金戈鐵馬”分不開關係。不過,當慣了南京小弟的鎮江,卻在民國時期過足了一段省城的癮。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析江寧縣設南京特別市,於是翌年鎮江成爲江蘇省省會直至解放。

蘇南的無錫和常州夾在南京和蘇州中間,歷史上跟省會地位無緣,不過2004年的一次考古發掘卻讓這兩座城市同時和古代都城扯上了關係。這一年在兩市交界處發現了闔閭城遺址,據考證爲春秋吳國闔閭和夫差時期的都城。因遺址東邊爲無錫胡埭鎮東城村,西邊爲常州雪堰橋鎮城中村,所以也可以說這兩市都曾爲都城。

做過春秋諸侯國都城的還有揚州,曾爲邗國和吳國短暫的都城。除了春秋時期,揚州還是兩漢時期吳國、江都國和廣陵國等諸侯國的都城,以及五代十國中南吳與南唐的東都和南宋行都。做過西漢諸侯國都城的除了揚州還有宿遷,西漢的泗水國治所就在今天宿遷境內的泗陽縣。

淮安的省會地位只經歷了不到三個月時間。光緒三十年的1月27日,清廷在廢除漕運總督的同時將江蘇省以長江爲界一分爲二,長江以南仍叫江蘇省,長江以北爲江淮省(省名取自江寧、淮安兩府首字),江淮省的省會清江浦在現在淮安市的清江浦區。不過江淮省的設立因遭到多位江蘇籍京官的反對,於同年4月21日裁撤。

別的江蘇城市當省會是現實,而對江蘇的“西伯利亞”徐州來說,省會只是一場夢,這個夢就是做淮海省省會。作爲行政區劃調整中的大熱門,淮海省的提議最早出現在清末,最熱衷的人就是光緒朝狀元、近代實業家、南通人張謇。不過從清末到民國,淮海建省一直沒有實現,只是在抗戰淪陷期間成爲汪僞政權僞淮海省的省會。

同樣在江蘇淪陷過程中,民國政府的江蘇省省會也一遷再遷,讓現在的揚州、淮安、泰州(興化)、鹽城(東臺)等地成爲了臨時而短暫的省會。只有連雲港比較另類,既沒做過都城,也沒當過省會。而其它十二座城市無一不有此種“榮光”,不知道這是不是江蘇散裝的一個原因呢,你怎麼認爲?歡迎在文章後面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