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非標”電動車大限已至 專家:應多傾聽百姓的心聲

(原標題:江蘇“非標”電動車大限已至 專家:應多傾聽百姓的心聲)

2024年4月14日,是江蘇省使用臨時信息牌電動自行車的5年過渡期的最後截止時間,依照2020年7月1日出臺的《江蘇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此類車輛過渡期滿後不得上道路行駛。

江蘇省是電動自行車生產和消費大省。數據顯示,江蘇省兩輪電動自行車保有量4000多萬輛,僅註冊登記的超標電動自行車數量就有1400多萬輛。

隨着過渡期結束,江蘇預計有數量龐大的“非標”電動車面臨淘汰,巨大的換購市場或將催生電動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但是換購的背後也是一個巨大的社會治理問題,涉及千家萬戶,事關國計民生。對此,有專家指出,在面對一個剛需市場和底層老百姓必要的生活和出行工具時,建議政府部門要加強調研,多傾聽老百姓的心聲。

傍晚下班時等紅綠燈的電動車車主(央廣網記者 楊夢奎 攝)

新國標下,你的電動自行車可能就是“摩托車”

2019年2月,江蘇發佈《關於加強電動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意見》,該意見結合2019年4月15日實施的國家新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下稱“新國標”),提出有序淘汰不符合標準電動自行車存量,對領取臨時信息牌的電動自行車等實行過渡期管理,省內各市、縣設置不超過5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屆滿後不得再上道路行駛。

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車摩托車如何區分(央廣網發 截圖來自徐州交警官方微信賬號)

依據新國標,電動車就分爲了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車摩托車三種,後兩者上路就需要考證、上牌、買保險。

根據新國標的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速度不大於25公里/小時,具備腳踏騎行踏板,電機功率不大於400瓦,電壓導出率不超過48伏特以及整車質量不大於55千克。電動輕便摩托車標準爲最高速度不大於50公里/小時,電機功率不大於4千瓦;電動摩托車標準爲最高速度大於50公里/小時、電機功率大於4千瓦。

鹽城的李先生幾年前買的電動自行車,按照新國標要求就屬於“電摩”車,需要去換牌、考證、交保險,他說,騎了十幾年的電動車,現在居然要去考證,但也沒有辦法。

南京仍可以上路行駛,蘇州啓動罰款措施

目前,江蘇各地是如何推進這一政策的?記者日前分別撥打江蘇十三個地級市的交通安全服務電話12123進行了諮詢。南京、鎮江、宿遷三地回覆非常明晰,“可以繼續上路行駛”;蘇州、鹽城兩地已經有具體的措施或通知——過渡期滿不可以上路;泰州、常州兩地的回覆是建議儘快來換牌或者“以舊換新”,接下來可能會有整治;其他城市回覆則比較模糊:暫未接到通知說不可以上路,至於上路會不會被處罰也不清楚。

申領臨時信息牌的電動兩輪車過渡期滿後仍上道路行駛的,處二百元罰款(央廣網發 截圖來自蘇州交警官方微信賬號)

3月26日,蘇州交警微信公衆號發出《@蘇州騎電動自行車出行的市民,請注意!》,其發佈的違法清單第三個就是,已申領臨時信息牌的電動兩輪車過渡期滿後仍上道路行駛的,或者不符合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且未申領臨時信息牌的電動兩輪車上道路行駛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罰款。

這條信息的閱讀量顯示“10萬+”,可見關注度之高。“‘非標’車要想上路就得換電摩的牌照,但是,不是所有的車都可以去換牌的,只有在工信部的目錄裡有你這款車,纔可以過來上牌,不然就得報廢。”蘇州的黃先生表示,既然有的車不可上路,當初爲什麼又可以銷售呢?

蘇北地區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交警表示,“非標”車的治理涉及千家萬戶,因此很多地方持觀望態度,蘇州這種做法也算先行試水。

徐州“嚴查電摩”系誤會,但羣衆反響強烈

《無證“騎電動摩托車”,罰款!拘留!徐州警方重要提醒》,4月10日,徐州報業集團旗下漢風號這篇文章直指電動摩托車,引發當地廣泛關注和熱議。隨後不久,該文被刪除。

記者瞭解到,這是當地警方與媒體之間交流上的一個“誤會”——沒有這個通告,但是羣衆反響強烈,當地車輛管理所連續一週出現爆滿的情況。

徐州市公安局車輛管理所辦理業務的人員激增(央廣網記者 楊夢奎 攝)

在徐州建國路永安廣場附近,一位王姓市民說:“當時看到這個消息後感到非常緊張,立即去車管所諮詢了辦理摩托車駕駛證的流程,準備這幾天就去找個機構培訓,參加考試。”另一位市民則表示,上牌、考證、交保險一套流程下來要交七八百塊錢,還不如放棄現在的“臨牌”車,去買新國標電動自行車。

4月16日下午,在徐州市公安局車輛管理所服務大廳裡,人頭攢動。據現場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介紹,從4月11日開始,連續多日,前來報名的人很多,最多的一天前來預約考試的人達到1700多人,“大部分都是來預約摩托車駕駛證考試的。”

徐州幾家較大規模的品牌電動車門店,最近也是門庭若市,前來購車、諮詢的人絡繹不絕。某品牌電動車銷售人員稱,這幾天的銷量激增,消費者瞄準的都是新國標電動自行車。

不僅徐州,在“臨時信息牌電動自行車過渡期截止”的大背景下,江蘇不少地方的電動自行車銷售量都有所上升。南京的徐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南京臨牌車仍然可以上路,但還是擔心上路被查,前幾天索性買了一輛新國標電動自行車,“這樣騎行上路感覺更踏實”。

專家:應多傾聽老百姓的心聲,尊重老百姓的呼聲

電動車涉及千家萬戶,事關國計民生,江蘇如何更好地推進該項工作?對此,江蘇省政協社情民意信息特邀專家盧勇表示,不單是電動自行車,整個低速車治理都出現了問題,應引起有關各方的高度重視。以電動自行車爲例,一面是各地數以百萬計的“違規使用”,一面是地方部門強力“嚴查”。

他說,出臺的政策一定要以羣衆擁護不擁護、答應不答應爲標準。這可能也是時下全國大多數城市都沒有嚴查“電摩”的根本原因。堅持人性化,其實就是在尋求公共利益與個體利益的均衡。在面對一個剛需市場和底層老百姓必要的生活和出行工具時,建議有關地方政府要加強政策調研,多傾聽老百姓心聲,尊重老百姓呼聲,依循事物本來規律,發揮各方主觀能動性,強化道路多元治理,讓公路上的高速汽車、低速電車、行人步行等和諧共生,構成有序的、多樣化的出行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