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文關懷融入診治全流程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一杯冬日養生茶飲,一張放了墊子的座椅,一個免費的充電插頭……當人們走進醫院,看到這樣的服務細節,總會倍感溫暖。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四部門發佈《醫學人文關懷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旨在加強醫學人文關懷,改善醫患溝通,增進醫患互信,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助力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人民羣衆對衛生健康事業提出了新要求,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醫學人文關懷是人文關懷在醫療領域的具體體現,以對患者的關懷、尊重爲目標,體現着醫學對生命的態度。作爲患者,往往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雙重痛苦。醫療技術只能緩解軀體上的痛苦,而醫學人文關懷卻能緩解精神上的痛苦。醫療技術和人文關懷是醫學的兩翼,缺一不可。

提升醫學人文關懷,需要堅持以患者爲中心,將醫學人文教育貫穿醫學生培養全過程和醫務人員職業全週期。看病不是修理機器,不能“見病不見人”。醫生既要有一個科學腦,又要有一顆慈悲心。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面對患者,醫務人員要主動溝通病情和治療方案,迴應疑問和關切,不斷改善治療效果,讓患者感受到人文關懷。例如,被譽爲“萬嬰之母”的婦產科專家林巧稚在查房時,總要拉拉產婦的手,或者擦擦汗水、掖掖被角,一啓齒、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着深切的愛,傳遞着一種人文的力量。“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有很多暖心的“小動作”:冬天出診,總是先把手搓熱、把聽診器焐熱,然後再去接觸患者的身體;查房時,總是上前拉着患者的手拍一拍,有時還用自己的額頭貼着患者的額頭試體溫。醫學是有溫度的,這種溫度體現在醫生對患者的悲憫和同情之上。如果沒有對患者的關愛,不能設身處地爲患者着想,即便技術再精湛,也不會贏得患者的尊敬。只有具備深厚的人文情懷,才能成爲人民需要的好醫生。

提升醫學人文關懷,需要創新服務理念、優化服務方式,營造人文關懷就醫環境。患者始終渴望得到悉心的照護和關懷。因此,醫療衛生機構要將人文關懷融入患者診治全流程,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努力爲患者營造安全、便利、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配備方便患者的各種設施和設備,爲老人、孕產婦、兒童及殘疾人等特殊人羣提供就醫便利。充分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爲患者提供快捷便利的就醫體驗,特別注重爲老幼殘孕等重點人羣做好服務。要通過科學管理分診、優化安排出診時間等,保證醫患有較充分的溝通交流時間。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要耐心傾聽患者陳述,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拉近與患者的心理距離。同時,要豐富醫務社工服務內容,協助開展醫患溝通,提供診療、生活、法務、援助等支持服務。鼓勵醫務人員、醫學生及社會愛心人士等,通過系統專業的培訓後爲患者提供志願服務,充分發揮醫務社工和志願者在醫患關係中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人文精神是醫學的靈魂。無論醫療技術如何發達,都無法替代人文關懷的價值。醫生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必須要有人文情懷。希望廣大醫務工作者傳承醫學優良傳統,弘揚崇高職業精神,修醫德、行仁術,努力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對高品質醫療衛生服務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