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集矛盾於一身 既是法西斯又是進步分子

臺北市長蔣萬安。(主辦單位提供/楊亞璇臺北傳真)

民國34年,蔣中正主席在四川銅梁對青年軍201師講話,重申抗戰到底。(中時檔案照/鄧博仁翻攝)

(聯經)

編者按:蔣萬安去年底高票當選臺北市長,雖然跟他的父祖輩相比,蔣萬安政治權力不是最大,卻是一票票選出的首都市長。蔣萬安的當選不僅剝掉某些人口中的蔣家獨裁外衣,更是蔣家本土化的重要一步。蔣介石讓中國有了臺灣元素,他的曾孫則讓臺灣保留中國土壤,肯定有許多臺灣人深不以爲然,但這就是活生生的政治現實。這本書在此刻出版,正好提供大家一個檢視與反省的觀點,無論你同意或不同意。

我們應如何爲蔣介石製作出一張資產負債表呢?答案很難是單一向度的。一方面他確實是一個背信又狡獪的統治者,他渴望全盤掌控大權,也必須爲一百五十萬民衆的死亡負責;另一方面,他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一個解放中國民族的鬥士、一個愛國者、一個二十世紀的政治與軍事領袖人物、一個共和新中國的建築師、一個二戰的英雄、一個反希特勒聯盟國家的忠實盟友。他同時是一個基督徒與儒家的信奉者,也夢想着普遍的平等。

此外,不像史達林與毛澤東等上個世紀的許多冷血統治者,在他生命的晚期(一九四九-一九七五),他能從過去的悲劇性錯誤中,得出一個結論,在內戰吞敗後,基於民生主義與社會公義,最終把小島臺灣--即使和中國大陸比起來是小小的--轉變爲一個繁榮富庶之地。沒錯,他採取的是威權手段,但除此之外又能如何克服中國人民世代的落後呢?能有一個從集權到民主的不流血路途嗎?

要克服刻板印象總是困難的,就蔣介石來說更是特別不容易。他的身影太矛盾、太多面了,部分人認爲蔣是一個狂熱的反動分子,甚至是一個法西斯;其他人相信他是一個進步分子;更有其他一些人視他爲新儒家主義者;也有人視他爲基進革命家。有些人看待他是一個烏托邦主義者;其他人看他是一個務實主義者。在現代中國歷史上,對於和他主要對手毛澤東一樣極爲重要的這個歷史人物,甚至連中共史學家的觀點也不一致。

在許多文獻檔案解密,並揭露了有關蔣介石的生活、活動、與親友及敵人的關係後,現在對蔣介石現象的解釋纔有了可能。除了胡佛研究所檔案室外,這些檔案也收藏在臺灣國史館、國民黨中央黨部黨史館、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俄羅斯社會與政治歷史檔案館(RGASPI,蘇聯前共黨中央委員會馬克思-列寧研究所中央黨部檔案室)、俄羅斯聯邦外交政策檔案館(AVPR)、俄羅斯當代歷史國家檔案館(RGANI,前蘇共中央委員會檔案館)、美國國家檔案館、美國中央情報局閱覽室、哥倫比亞大學檔案室、歐伯林學院(Oberlin College)檔案館、柏克萊加州大學班克羅夫特圖書館(Bancroft Library)區域口述歷史辦公室,以及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甘迺迪、詹森與尼克森等總統的圖書館與博物館。其中部分資料都在最近出版了。

在這些檔案文獻中,蔣介石的日記依然佔有特殊的位置。除了保存於胡佛研究所檔案室併爲我所用的原版外,日記的一部分(從一九一九至一九三○及一九三四)也由蔣的秘書毛思成備份在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但是外人、尤其是外國學者是無法接觸到的。只有極少數一羣中國史學家能有特權取閱。此外,日記影本也保存在臺灣國史館以及臺北國民黨中央黨部黨史館,日記的數位檔也在中國學者間自由流傳。

我也從俄國檔案中具重大意義的資料中汲取了大量的材料,包括獨特的兩冊蔣介石個人檔案,還有他最後一任妻子宋美齡、他的兒子、他的親戚、他的夥伴與對手的個人檔案。同樣重要的是無數俄國外交文件。這些檔案資料,讓我們對蔣在一九二○年代中期掌權、這期間以及他之後的政治生涯及整個中國革命運動中,蘇聯與共產國際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有了新的視角。還有無數收藏在臺灣國史館的蔣介石與其子蔣經國的檔案資料。此一蔣介石傳記,主要正是從這些獨特的資料中整理出來的。

我希望本書能幫助讀者,在理解現代中國與二十世紀世界歷史上,爲蔣介石找到適切而客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