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從駕駛時速40公里到350公里!來自五位鐵路黨員代表真實講述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王連香)近日,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五位來自國鐵集團的優秀基層黨員代表,圍繞“中國鐵路先鋒力量”這一主題分享工作經歷和體會。

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到動車組,一代代鐵路人敢爲人先、勇攀高峰,創造着中國速度。五位代表來自不同的鐵路崗位,用不同的方式爲中國鐵路發展助力,他們介紹瞭如何理解共產黨員初心、在工作中又將如何踐行共產黨員的使命。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濟南機務段濟南動車車間動車組司機薛軍,火車駕齡37年,從駕駛時速40公里的蒸汽機車到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高鐵列車,成爲手握7本不同速度等級駕照、駕駛過29種車型的全能型司機。

“我在駕駛室能看到旅客看不到的風景。”30多年來,鐵路沿線發生了巨大變化,景色更美了,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城市越來越有活力。薛軍動情的說道,“2017年6月26日,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正式運營。我有幸擔當濟南西至南京南區段的復興號首發值乘任務,感到無比自豪。智能型復興號動車組不久將在京滬高鐵投用,對此我也充滿期待。”

薛軍介紹,鐵路是人類社會的毛細血管,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動脈。疫情防控至關重要,根據鐵路行業的特點,我們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一是對乘務員進行集中管理;二是加強我們自身的健康檢測;三個是交接班的時候零接觸。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機車車輛研究所牽引制動研究室主任黃金,主要從事高速鐵路機車車輛牽引系統研究和大型綜合試驗組織工作。

關注着復興號運營的,還有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的黃金,他介紹,國鐵集團會根據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發展,持續抓好新一代復興號動車組的研發工作,開展系統集成、輪軸驅動、制動控制、減振降噪和輕量化等科技攻關,研發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環保、更加節能、更加智能的復興號動車組新產品。目前國鐵集團已經開展了“CR450科技創新工程”,相關的研究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中。

介紹中,黃金坦言,以復興號動車組爲代表的機車車輛裝備已經達到世界先進行列,極大提升了我國鐵路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短短5年時間,復興號家族已經有了像“金鳳凰”“綠巨人”等13名成員,成爲我國一張閃亮的名片。

“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是國鐵集團專門爲拉薩到林芝鐵路量身打造的一款動車組,具有內燃和電力雙動力源,採用一體化設計,由內燃動力車、電力動力車和拖車組成,能夠適應高海拔、長大隧道。因爲有兩種動力源,復興號可以在電氣化和非電氣化線路上貫通運行,最高時速160公里,適應4000米海拔,預留了5100米海拔工作的能力。”黃金說。

來自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站“158”雷鋒服務站客運值班員兼黨支部書記黃吉莉,參加工作17年。如今,她已經成長爲南京站“158”雷鋒服務站第四代領頭人。

17年來,黃吉莉的電話號碼從未換過,她說擔心重點旅客聯繫不上她。她介紹,現在鐵路部門先後推出了電子客票、網絡點餐、掃碼點餐、靜音車廂等便民利民服務;開設了一定數量的人工窗口,爲老年旅客、脫網羣體提供便利服務,鐵路出行條件越來越好,坐着高鐵看中國已經成爲老百姓出行的真實寫照。

此外,黃吉莉還介紹了她所在的南京站,在疫情期間,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的標準,做好旅客進出站的測溫工作,在公共區域內做好消毒、通風、保潔等工作,督促旅客佩戴好口罩,也通過車站廣播和宣傳欄普及健康知識,爲旅客出行提供健康安全的環境。

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百色工務段百色線路車間百色線路工區工長兼黨支部書記汪伯華,23年來紮根祖國邊陲,守護南昆鐵路,先後將6個工區帶成先進班組。

“南昆鐵路開通以來,沿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西南山區的老百姓以前住的都是破破爛爛的土房,現在已經住上兩層小洋樓,有些還買了汽車。”汪伯華高興的說道。

現在廣西已開通7條高鐵,從全國路網末梢變成區域樞紐。汪伯華說:“我現在坐動車回老家重慶比以前節約了10多個小時,預計2023年廣西將會市市通高鐵。”

2006年2月青藏鐵路全線開通前,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養護車間黨支部書記於本蕃來到了世界鐵路最高處――唐古拉,在這片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僅爲平原地區45%的“無人區”紮下了根。

“在唐古拉,走路都很費勁,身上就像揹着50多斤重的東西。每天檢查線路,至少要走10公里,彎腰、起身500餘次。”於本蕃說這些日常的工作對身體都是極大的考驗。維護好青藏鐵路不僅要有吃苦的精神,更要有科學的方法,關鍵是解決好高原凍土線路養護這個難題。一方面採取片石保溫隔熱、熱棒降低地溫、加強凍土路基附近增加排水設施的方法,確保凍土線路的整體穩定。另一方面,採取對凍土路基線路進行精細化養修、夏病冬治等一系列養護方法,減少對凍土路基的擾動,從而確保青藏鐵路凍土線路的絕對安全穩定。

於本蕃介紹,青藏鐵路開通運營後,每年來青海、西藏的遊客增多了,帶動了沿線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更多就業和經商機遇。比如,以前安多縣牧民大多數以遊牧生活爲主,居無定所;如今,更多人進入縣城定居生活,開啓畜牧和經商雙重模式的經營發展,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圍繞“中國鐵路的先鋒力量”,如何在各自崗位上踐行共產黨員的使命?五位來自國鐵集團的優秀基層黨員代表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黃金:中國高鐵之所以能引領世界,我想是因爲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茅以升、盧肇鈞等老一輩心懷祖國、敢爲人先的優秀共產黨員的努力奮鬥。他們的事蹟深深感召了我,我會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在建設科技強國和交通強國事業中奉獻自己的力量和青春

薛軍:1997年,全國鐵路第一次大提速,最先進的DF11型內燃機車投入運用,我身邊十多名黨員主動請纓,成立課題攻關組,讓我深深感受到共產黨員是最能戰鬥、最能吃苦、最優秀的羣體,更加堅定了我早日加入黨組織的決心。我在入黨申請書裡寫下“一定要發揚永遠走在前頭的精神,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和帶動身邊羣衆,爲黨組織增光添彩”,我想這就是我的初心。

黃吉莉:2013年7月,我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面向黨旗莊嚴宣誓的那一刻,我激動地留下眼淚,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責任。我和“158”雷鋒服務站其他5名黨員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把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修築到服務旅客的最前沿,讓黨旗在服務一線高高飄揚。

汪伯華:我父親曾經參加過成昆、湘黔、保中等鐵路建設。那個年代像他一樣的鐵路建設者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修建了一大批宏偉的鐵路工程。我立志要像父親一樣投身祖國的鐵路事業。我在南昆線工作了20多年,是一名建設者又是一名養護者。這20多年,我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都留在了這條鐵路上。

於本蕃:我從父親手中接過守護青藏鐵路的接力棒,把自己的人生夢想與這條天路緊緊連接在一起。來到唐古拉後,我發現身邊的黨員不光業務能力上突出,而且關鍵時刻總能衝鋒在前,這種“海拔高、追求更高,風暴強、意志更強”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2010年6月,我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紮根雪域之巔,挑戰極限環境,保障世界一流高原鐵路的安全暢通,便成爲了我的神聖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