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大食物觀需要好的科學傳播

(原標題:踐行大食物觀需要好的科學傳播)

【科學隨筆】

作者:李茂、鄒沐宏(均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大食物觀是黨中央提出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和國家糧食和食物安全戰略的關鍵部分。通過優化食物生產結構、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拓寬食物來源,以及提高食物供給的可持續性,大食物觀旨在構建一個更加多元、堅實和高效食物安全保障體系,順應人民羣衆食物消費結構變化,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食物安全挑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爲推動農業現代化和提升食物供給韌性指明方向,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全國各地進一步學習領會大食物觀,並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樹立、踐行大食物觀中,科學傳播應發揮重要作用,精準闡釋大食物觀的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有效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首先,科學傳播幫助公衆深入理解大食物觀的內涵意義。通過論壇講座、互動交流、現場體驗、短視頻製作推送和公衆開放日等科學傳播活動,我們可以深入淺出地闡釋大食物觀所蘊含的調整食物結構、拓展食物來源、確保可持續供給、實現創新突破等科學思想,闡發其在保障食物安全、推動農業現代化、增進民生福祉、應對全球挑戰等方面的現實意義。這有助於公衆深入理解大食物觀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解答並消除公衆在食品安全、糧食保障和糧價穩定等方面的疑惑,爲大食物觀的樹立、踐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

其次,科學傳播引導公衆積極踐行大食物觀。通過傳播生動鮮活的事例和實踐,可以幫助公衆接納並養成節約適度、綠色環保的食物消費習慣,促使人們自覺遵循大食物觀所倡導的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爲構建可持續的食物安全保障體系奠定基礎。科學傳播還可以通過宣傳優秀案例和成果、樹立踐行大食物觀的個人和團體典型等,弘揚榜樣精神,有效引導公衆認知,進一步推動大食物觀的普及和實踐。

再次,科學傳播鞏固大食物觀的實踐效果。應通過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科學傳播活動,讓多元化供給、多樣性保護、全過程安全等政策措施深入人心,提高公衆的理解度和支持度,爲大食物觀的落實、鞏固創造良好社會條件。我們還應發揮科學傳播在調適社會情緒與公衆態度上的獨特優勢,深入解讀相關政策措施的科學理念和戰略考量,在互動交流、考察體驗和志願服務中增進公衆接受度和認同感,使大家積極支持並參與到實踐活動中。

在樹立踐行大食物觀中,科學傳播方式創新至關重要。我們應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等手段,以活潑生動的方式傳播大食物觀的內在理念和現實舉措,提高傳播的創新性和吸引力。比如,利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元宇宙等技術,開發系列主題遊戲,讓使用者在虛擬場景中完成農業挑戰任務,創造身臨其境的現代農業生產體驗,全面瞭解高科技食物生產、收穫、處理、貯藏、加工、流通等環節,加深受衆對大食物觀的理解和認識。

總而言之,科學傳播在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中不可或缺,是確保這一重大戰略理念落地生根、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科學傳播能夠提升公衆對大食物觀的認知和理解,促進社會各界對這一理念的支持和參與,形成廣泛的社會共識和強大的行動合力,爲推進農業現代化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堅實力量。

《光明日報》(2024年06月20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