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往知來 我們需要金融博物館

臺灣銀行家第170期:各國金融博物館大比拚。(臺灣金融研訓院)

世界許多角落正在誕生金融博物館,以展覽形式向公衆展示金融的歷史以及金融的未來。國家需要成立金融博物館,是因爲政府要建立民衆對於金融的信任,而金融是很難看得到的機制,所以各國用博物館來呈現。

正常運作的銀行體系,以信任之名,讓彼此陌生的人得以安全交易;這種根深柢固的信任,可以追溯到人類最原始的交易行爲,物質交易豐富了食衣住行的品質,也構成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社會環境,而交易的穩定及維持,有賴信任關係,信任體系至少需要3個要素:交易工具、交易紀錄和交易權威。

經過幾千年的演化,人類的「交易工具」從部落內互相認可的貝殼或寶石,演變成金屬貨幣,又變成紙幣或是更新的電子貨幣;「交易紀錄」從結繩記事變爲帳本,如今又演化爲計算雲;「交易權威」從部落頭目變成國王,後來變成銀行以及中央政府;金融信任體系早已從古時的實物和人情,變成如今冷冰冰的數字電子帳。

傳統金融被瓦解的,不單只是貨幣支用的無感,網路金融、金融科技、去權威中心化思維,都反映着數據時代正在衝撞金融體系,一個全新的金融信任體系也許正在演化中,金融創新正推進交易工具、交易紀錄以及交易權威的轉變。

根據心理學家John Rempel的理論,「信任」代表人們願意冒風險去信賴他人,在過程中感到受保護,感覺自己是安全的。

然而金融信任體系現正處於質變的當口,近期代表信任的機構──銀行,又再次發生倒閉風波(繼1980年代、2008年銀行倒閉風波後,又再次於2023年美國、瑞士等國爆發倒閉事件),整體經濟的脆弱程度,很難不讓人對銀行信心潰堤。

政府顯然有必要讓民衆瞭解金融穩定措施及強調金融政策的一致性,提高民衆對於金融體系的安全信賴感,並透過對於未來金融方向發展的探討及交流,強化大衆對於金融價值的認同與信念。這也就不難理解各國政府成立金融博物館向民衆溝通金融制度以促進社會認同的意圖。

金融博物館是民衆探索文化認同的地方,經常通過展示金融歷史或文物,繼承並延續着人類對於金融的創造力,爲社會提供金融史的脈絡,以及彰顯國家或城市的金融特色。例如美國金融博物館(Museum of American Finance),就收藏1929年股市大崩潰時的書報及紙條、華盛頓總統1792年簽署的政府債券,以及在加利福尼亞淘金熱時代挖掘出來的一塊重達60磅的金塊;又像是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在原來保管股票的庫房現址建置了股票博物館;而臺灣金融研訓院在金管會託付之下所成立的金融探索館,亦有展示臺灣金融百年演進歷程,帶領民衆回顧歷史,瞭解各時期的金融制度如何迴應社會需求、協助社會繁榮,以及國家因應發展藍圖正在推行的金融政策,民衆在歷史的長河裡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來自其他社會的參觀者也能借由歷史認識臺灣。

博物館的歷史或藏品,經過研究人員對時空背景的研究以及對物件深層意義的分析,所展示的文化脈絡和情境,能幫助觀者理解每一個時代所處時空的社會條件如何影響金融發展,既帶領觀者回顧過去,也引導觀者站在前瞻者的立足點思考未來,而感受金融與時變化的創新性。

金融伴隨人們經濟生活的發展不斷地演繹,爲民衆的財富生產活動和消費帶來便利,也帶動投資和經濟的成長。它是善用者手中的利器,也是錯用者身上的毒瘤,輕則財富損失,重則造成社會動盪。

有些金融博物館主要致力於金融知識的詮釋與溝通,像是美國金融博物館,就特許成爲教育機構,金融教育是美國金融博物館較爲主要的任務,其財商教育獨具特色,爲從幼兒園到工商管理碩士(MBA)的學生提供課堂計劃,也曾推出博物館金融學院(MFA),這是一項針對高中生及其高年級學生爲期8周的課後個人理財計劃;而金融研訓院營運的金融探索館,在教育內容上也頗具特色,包含普惠金融的金融理念、國高中生手遊導覽,以及針對國高中生金融理財教育設計理財互動電動遊戲,藉由模擬真實的財務夢想和投資環境,協助體驗股票、基金、定存、保險操作,累積財務抉擇經驗,學習資產分配與風險意識,體會理財的最終意義。

金融博物館是金融發展足跡的守護者,更應該是金融現狀的詮釋者,金融跟博物館之間的關係,應該本於社會責任,奠基於社會的核心價值,去探索金融的使命與角色,讓金融知識從社會科學轉變爲社會資源,協助民衆在參觀的過程中得到啓發,並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他們個人的金融決策上去,發揮有助於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社會實踐。

博物館所創造的社會資本及社教功能,等同經濟、社會及環境永續的縮影,一個國家或城市的金融博物館幾乎代表了一地金融文明的文化標誌。金融博物館帶領民衆體驗金融,而他們也將開創未來的金融。終究有一天,紙幣也將不復可見,但金融工具將用另一種型態,持續陪伴未來的人們。

世界各地的金融博物館,持續探索着未來。(全文請見2024年2月號《臺灣銀行家》;作者爲臺灣金融研訓院全民金融教育處處長兼傳播出版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