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題館/腦齡檢測 別讓失智症找上門

及早做「健腦」運動,降低發生失智症的風險。圖/123RF

● 失智破30萬人 糖尿病罹病風險增2到3倍

● 提早揪出輕度知能障礙 腦齡檢測能助力

● 高風險者定期自費篩檢 確認腦部萎縮進程

衛福部最新公佈臺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失智盛行率7.99%,推估至2025年底,失智人口將破35萬人。近年阿茲海默症新藥問世,臺灣預計明年引進,但該款藥物主要針對早發性失智患者。據推估,臺灣約有70萬名輕度知能障礙者多數未被診斷,因應需求,不少醫療院所推出自費做「腦齡檢測」,但需定期篩檢才能達到預測效果。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葉篤學表示,隨着年紀增長,腦部會逐步萎縮,有一種爲大多數人認可的腦齡檢測,是透過核磁造影(MRI),不需施打顯影劑,即可瞭解腦部結構與血管,分析腦部認知功能區域的構造,包含語言、情緒、記憶、運動等區域,與正常人相比是否提前萎縮,如果提前萎縮,經醫師判斷與評估,釐清是否有早期的輕度知能障礙。

失智類型 阿茲海默症佔57%

引發認知功能障礙的疾病,不是隻有「阿茲海默症」,還包含中風引起的「血管型失智症」、運動神經疾病「巴金森氏症」。據統計,失智症類型分佈前三名,分別爲阿茲海默症佔57%、血管型失智症佔23%、巴金森氏症引起的失智症佔7%。

葉篤學指出,透過MRI檢測,可以從腦部構造的變化和血管的狀況,推測是哪些類型的疾病引起認知功能障礙。目前阿茲海默症是引起認知功能障礙最大宗的疾病,65歲以上長者約6%到10%機率罹患此病,患者從症狀出現到被診斷安置,平均時間爲5到7年,通常出現症狀時,多會被認爲是「正常老化現象」,常疏忽早期介入的機會。

現行診斷方法,初步皆採取「量表」做認知功能檢查,如認知功能障礙篩檢量表(CASI)、臨牀失智評估量表(CDR)、簡易心智量表(MMSE)等,再加上MRI或正子攝影(PET)。葉篤學表示,最近則會採取阿茲海默症神經學影像研究倡議(ADNI)指標,包括結構、功能和分子腦部造影、生物流體生物標記、認知評估、遺傳數據和人口統計資訊。其中腦部MRI的變化是一項重要指標。

健腦最有效方式 就是學習

即使臨牀診斷方式愈來愈精細,若不能及早就醫診斷,會讓後續投藥或控制效果有限。近年纔會興起自費做MRI,監測腦齡的風潮。

由於有個體的差異,如果想提早預知是否有進行性腦部萎縮,葉篤學說,或許可以從60歲就開始做腦齡檢測,每5年做一次,比對自己腦部變化,在腦部出現稍微萎縮的情況下,及早做「健腦」運動,降低演變爲失智症的風險,通常腦齡比實際年齡高5歲,就是認知功能障礙的高危險羣。

坊間的健腦運動非常多,葉篤學認爲,最有效的方式是「學習」,但學習方式不是隻是人去上課,而是吸收後輸出,如學語言,吸收單字後要立刻會使用,或是讀完一本書後撰寫讀書心得,這些方式能大量活化腦區,維持腦齡不老化。

除了有監測腦齡的意識外,預防更爲重要,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據研究顯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未來失智風險是一般人的2到3倍;長期熬夜或生活作息不正常者,也是失智的高風險羣,經動物實驗顯示,在進入深度睡眠,沉澱在腦部的類澱粉蛋白會被代謝清除,如果長期沒有排除,就會增加失智風險。

葉篤學說,面對超高齡化社會,誰也沒辦法預料到失智症何時會找上門,而且失智症患者一旦失去認知功能,難以決定自身的照顧方式,失智家庭也因爲家中有失智患者,大幅增加照顧負擔,民衆應該提高意識,面對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