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戰友服役 攻擊-11解決攜彈量
2019年10月1日,中共建政70週年閱兵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無人作戰第2方隊受閱。(新華社)
作爲世界上第一種正式服役的實用飛翼無人機,中國攻擊-11亮相立刻成爲關注的焦點,分析後發現,其外形融百家之粹。翼尖與殲-20一樣的切角,主要是爲了避免增加雷達反射面積。
因外型與美國B-2相似,其低偵測性也會顯著增加,具有類似的冷卻槽,可大幅度降低來自紅外線設備的偵測。最後進氣口,也採用類似俄製隱型戰機蘇-57的下沉設計,將發動機葉片隱藏,技術可能還要高於蘇-57。而尾部有六條襟翼接縫被喻爲一大亮點,認爲是經過特殊處理的氣流噴管,用以改變飛行方向,並降溫遮蓋尾焰,達到隱形功能。
也有人認爲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先進,不過是傳統的襟翼結構用以提升升力。爲了更增加隱形效能,儘可能優化設計,減少雷達反射面積。官方的定位是可執行制空突擊、壓制防空等作戰任務,還有反輻射具備壓制敵方預警探測和指揮通訊系統的功能。
未來,該戰機可搭載空對空飛彈與殲-20協同作戰,戰術與美國所提出的「忠誠僚機」相似。由於第五代戰機爲追求低可偵測性能,捨棄外置的彈艙,可攜帶彈藥數量不多,殲-20首秀時,只攜帶四枚中程飛彈和兩枚短距格鬥飛彈。而攻擊-11不僅解決彈藥短缺的難題,同時可多方位攻擊,協同作戰也算是其「忠誠僚機」的優點之一。根據外形,更加側重低可偵測性,但飛翼佈局導致空中格鬥性能並不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