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爲何「越飛越慢」?換取地面打擊能力 以符合戰略要求

▲殲-10戰鬥機。(圖/翻攝自「超大軍事網站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陸產三代機殲-10向來以高空、高速截擊聞名,不過從殲-10B戰機開始,設計開始傾向考量降低高速性能。據瞭解,目前3個殲-10改進型號,除了雙座的殲-10以外,殲-10B/C皆更換採用「蚌式」DSI進氣道,儘管削弱超音速飛行能力卻可滿足更多的國防需求,例如承擔制空以外的地面打擊,也更符合戰略空軍的定位要求。

殲-10的初始設計採用「二元三激波調節進氣道」,由調節板(位於邊界層分離板後方)構成進氣道的前部,針對不同飛行狀態發動機提供所需氣流。據瞭解,可調節進氣道增加的整流壓縮能力,除了提升發動機推力讓飛機能夠超音速飛行,還能取得更好的爬升效果。當初爲了提升超音速性能,殲-10採用可調節進氣道的代價是爲「相對降低隱身效果」,較大增加機體空重降低內油量載彈量,然而設計卻也加戰機的製造成本,如何維護調節板的動力和調節系統更是成爲後勤保障部門難題

由於陸產二代機殲-8一直到三代機殲-10,解放軍追求的都在最短時間內趕赴任務空域,並且攔截敵方的大型轟炸機,造成殲-10的初始定位是以國土防空截擊機身份列裝。殲-10與殲-8的最大差異在於,解放軍針對前者空中纏鬥能力進行升級,爲了滿足高速截擊和機動性較好的需求,經由反覆測試最終選擇採用二元三激波可調節進氣道。

黃皮殲-10C戰鬥機試飛照。(圖/取自中華軍事網

中國軍工除了在氣動外形設計下足功夫,飛控系統方面也很投入,兩相結合使得殲-10的高速和低速性能皆表現優異,甚至曾於航展上執行時速僅有200多公里的表演飛行,飛行速度還低於部分跑車的最高時速。然而隨着國土防空形勢改變,解放軍對於戰機的要求也出現變動,殲-10方面即是投入發展3代半的殲-10B/C機型,並且放棄可調節進氣道改用DSI進氣道。DSI進氣道的全稱是爲「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特點在於結構簡單、重量輕、阻力小以及隱身效果相對優異。

據瞭解,改變設計的最大戰術價值在於減輕戰機空重、提升隱身效果,能夠促使殲-10B/C獲得更大的內油量、載彈量,大幅提升位於高亞音速階段的機動性能,更是體現中國空軍戰術思想的轉變。簡單來說,殲-10B/C採用DSI進氣道之後,超音速性能比起採用可調節進氣道的殲-10相對下降,意思就是飛得更慢了,不過從適應中國空軍新戰術思想的角度而言,變化並非壞事反而能使殲用途更加廣泛。

在低速性能更加突出之後,能夠開始承擔制空以外的重要任務,例如攜帶LS-500激光制導炸彈進行對地攻擊,或是掛載鷹擊-91反輻射導彈執行壓制或摧毀地面的防空任務。除此之外,殲-10B/C還採用相控陣雷達、新型電子戰設備、更爲精良的人機交互界面等設備,由純粹空優戰機轉變成爲多用途戰機,目前的最新型號更是符合攻守兼備的戰略空軍定位要求。

▼殲-10戰鬥機。(圖/翻攝自微博資格雪人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