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代表委員熱議傳統產業如何辯證把握

人民網記者 楊曦

“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清晰地闡明瞭當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問題,尤其點明瞭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產業發展的辯證邏輯。

何爲新質生產力?3月1日人民日報理論版發表的文章《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徵和發展重點》這樣表述,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3月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自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以來,這一關鍵詞熱度持續攀升,今年也在衆望所歸中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記者觀察到,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在開年部署工作時,都把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新產業放在重要位置。

在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亦紛紛圍繞這一主題建言獻策。多位代表委員表示,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方面,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傳統產業的資源支撐、技術積累和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則要依靠新質生產力的引領和推動。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衛表示,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全球產業格局的深刻變革,製造業作爲未來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根植於製造業實體。世界發展史一再證明,沒有堅實的產業支撐,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

“加大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和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將爲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提供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兼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馬一德認爲,要利用先進技術對傳統制造業進行流程再造,加速生產線和產品的更新迭代,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

在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看來,新質生產力利用科技創新帶來對生產力的巨大推動,重要抓手就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傳統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推動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一些代表委員呼籲出臺更加精準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新質生產力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步伐。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雷軍提出,要加速工業大模型部署、促進先進智能技術與製造業融合創新,持續推動工業機器人、智能檢測裝備等重點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從而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進一步保持我國在全球製造業的競爭優勢。

更高素質的勞動者是新質生產力的第一要素。在全國人大代表、國網無錫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主任何光華看來,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復合型高技能工匠人才隊伍。她建議,進一步完善現代化產業鏈複合型高技能人才加速培育機制,探索多元化師資拓展和校企合作資源共享機制,培育更多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兩會@你”系列融媒報道:

2024年經濟增速設定爲5%左右 釋放哪些信號?

@所有人 | 七組核心數據回顧充滿韌性的2023年

兩會“熱”鏡頭:如何用直播帶崗打開就業新思路?

兩會“熱”鏡頭:國有新能源汽車企業如何快速發展?

@咱老百姓 | 兩會上這些民生實事關乎你我

@消費者|請查收這份來自兩會的最新“消費指南”

@老闆們 | 2024年惠企政策重點來了

@勞動者|事關每一個打拼的你 兩會傳遞這些信號

推動外貿質升量穩 兩會透露政策這樣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