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求存的小國,兵寡地少,卻讓柴榮和趙匡胤兩位雄主都鎩羽而歸

五代十國作爲“亂世”,在知名度和“流量”上遠比不了同爲“亂世”的春秋戰國和三國時期,但是其混亂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短短五十三年間北方地區就更換了五個朝代,而大大小小割據政權更是前後多如牛毛(其實遠不止“十國”),就連歐陽修老先生也不禁感慨“嗚呼!五代之亂極矣”。

而就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政權中,有一個不起眼的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小政權北漢,他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是唯一一個處在北方地區的“十國”政權。其國小民寡,地盤不過區區十二州,人口四萬戶,人數大概三十餘萬,連其開國皇帝劉崇也自嘲“朕孤守河東十二州,何其窘也”。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小政權,卻成爲了當時少有的硬茬,其更是從後周太祖郭威一直撐到了北宋“二代”宋太宗趙光義,其中更連後周世宗柴榮和宋太祖趙匡胤都在其身上多次碰了釘子。

上圖_ 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即後周世宗

硬抗柴榮和趙匡胤兩位雄主

公元954年,柴榮御駕親征討伐北漢,在高平會戰中取得大勝,一舉消滅了北漢主力精銳,然而接下來面對北漢國都太原城卻久攻不克,最終只好無功而返。後來柴榮再次北伐北漢,卻不幸染上重病,無奈只好撤兵(不久病逝)。

趙匡胤黃袍加身建宋代周後,繼續柴榮的統一大業,又先後多次親征北漢,不料也都是無功而返,以致於趙匡胤最終消滅了南方所有的割據政權,基本統一南北,卻到死都沒能攻滅北漢。

直到公元979年,趙光義率三十萬大軍親征,這才最終消滅北漢,徹底完成了統一。區區小國,兵少將寡,爲何卻能取得如此戰績呢?

上圖_ 宋滅北漢

背後有強大的遼國作爲保護傘

北漢建立之初,劉崇就清楚的認識到僅靠自己無法自保,因此需要找一個強大的靠山做“保護傘”。而“老前輩”石敬瑭已經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那就是實力強大的遼國。

因此,一把年紀的劉崇不惜對比自己小34歲的遼世宗耶律阮“以叔父事之”,自稱“侄皇帝”,稱耶律阮爲“叔皇帝”,比起石敬瑭這個“兒皇帝”稍微有那麼點骨氣,但也好不到哪去。

當然光叫叔可不行,不放點血也是說不過去的。每年北漢光是孝敬遼國的“保護費”就是“歲輸錢十萬緡”,這還不包括逢年過節給遼國高層私下打點的禮金。這無形當中就給本來就沒什麼家底的北漢增加了鉅額的負擔。因此只好加大搜刮民脂民膏的力度。

上圖_ 後周 北漢

北漢不僅老百姓日子過得非常悽苦,就連朝中官員的日子也不好過,據記載北漢丞相的俸祿是100貫,節度使這樣的地方大員才30貫,而這幫官員當然過不慣苦日子,又把手伸向老百姓,可謂是惡性循環。史料記載北漢是“國中少廉吏”,政局可謂糟糕到了極點。

當然,從北漢拿了那麼多好處,遼國這個“保護傘”也得多多關照這個“小弟”。在這點上,遼國也不含糊,在幾次北漢面臨後周及北宋大軍壓境之時,遼國都派出大軍前來救援助戰,而遼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尤其是騎兵部隊),即使柴榮和趙匡胤都不得不有所顧忌。再加上太原城池堅固,後方尚未完成統一有後顧之憂等種種原因的加持,所以多次功敗垂成。可以說,遼國這個“大保護傘”給這個小政權續命了多年。

上圖_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

北漢國都太原係數百年堅城,很難攻破

在歷史上太原一直是交通樞紐和兵家要地,有着“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的美譽。尤其隋末,李淵父子自太原起兵,以此爲根據地,從而奪得天下,建立起李唐王朝,自此,太原更加顯赫,成爲大唐的“北都”,也是龍興之地。

而到了五代時期,太原的位置更爲顯赫,後唐、後晉、後漢三朝都是先自太原起兵,從而建立。而歷經數百年的苦心經營,太原城面積廣大且十分堅固,城牆雄偉,易守難攻。北漢由於其實力弱小,更是將國都太原視爲最後屏障,苦心營建。

上圖_ 趙匡胤(927年-976年)

而在冷兵器時代,由於技術上的缺陷,除了圍城和水攻以外,面對高大堅固的城池確實沒有什麼好的進攻辦法。但圍城耗時長,而且變數太大;水攻對付小城效果還不錯,而對付大城則效果欠佳,而且還有可能出現水情控制不好反而水淹自己軍營的情況。

比如公元969年,趙匡胤親征時,曾經在太原城下連續攻城數月之久毫無進展,最後趙匡胤決定掘開汾河堤壩,以水灌城,但由於太原城面積較大,因此效果不佳,而宋軍操作不當,反而使得汾水衝入己方軍營,可謂弄巧成拙,趙匡胤最後無奈只好退兵。

由於多次進攻太原失利,趙匡胤也多有感觸,就連接見北漢使者時也曾表示“終朕之時,必不北向”(當然也是爲了麻痹北漢君臣),這和接見南唐後主李煜使者的那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輕蔑之語形成了鮮明對比。

上圖_ 王樸(906年-959年4月25日),字文伯,東平(今山東東平)人

後周及北宋敵人太多,且執行“先南後北”的方針,使得無法全力對付北漢

後周及後來的北宋初年,面對的敵人很多,除了北方的北漢及遼國以外,南方還有南唐、後蜀、南漢等多個割據政權。在這種情況下,後周樞密使王樸曾向柴榮提出了著名的《平邊策》,其主旨是“先南後北,先易後難”,先消滅實力相對較弱的南方的割據政權,待後方穩定之後,再集中力量對付相對難啃的北漢和遼國,也就是先撿軟柿子。

柴榮以及趙匡胤都遵循了王樸的規劃,柴榮在位期間將南方實力最強的南唐主力基本消滅,且佔領了南唐長江以北的所有土地。南唐一敗,其他南方政權只有坐以待斃。

待趙匡胤上臺後,更是將南方政權一一剿滅,完成了對南方的統一。正是因爲,後周和北宋都面臨着敵人衆多,兩線作戰的問題,使得無法集中兵力全力對付北漢,客觀上也使得北漢得以能苟延殘喘多年。

上圖_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就這樣,北漢憑藉各種主客觀因素成功的一直生存到了北宋初期,甚至還熬死了趙匡胤。但好景不長,隨着北宋已經消滅了所有的割據政權,也終於可以騰出手來,集全國之力,去專心致志的去對付北漢這個僅剩的“刺頭”了。

公元979年,趙光義率軍親征北漢,而面對勢在必得的北宋大軍,遼國也最終放棄了這個“小弟”。歷經血戰,宋軍終於一舉攻破了太原城,北漢最後一個皇帝劉繼元只好率殘部投降,這個頑強的小政權終於走向了歷史的末路。

而劉繼元投降後受到了趙光義的優待,還被封爲右衛上將軍,封彭國公,直到公元992年纔去世,死後還被追封爲彭城郡王,也可算是善終了。

作者:楊上柳下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五代十國風雲錄》姜狼著,中國三峽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