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銀行破產,會不會引起2008年次貸風波的危機

3月8日, Silvergate銀行宣佈將結束業務並清算。

3月10日,硅谷銀行破產。

3月12日, 紐約簽字銀行關閉。

近日,最大的新聞便是大洋彼岸的銀行破產,從Silvergate,到硅谷再到紐約簽字銀行關閉,僅僅4、5天的時間,美國三家銀行已經倒閉破產,很多人聯想到2008年08年的次貸危機,金融風暴是否再次來臨,未來走勢無人知曉。

▲昨日美國股市看盤一覽

近悉,這幾天還有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已去四分之三,連續2天都在擠兌取款,開盤即停盤,市值已不足45億美元,這將是下一家嗎?

排名第三的富國銀行連續3天取不出錢了美聯儲現在救硅谷銀行的流動資金250億,號稱保險基金有上千億,可是如果N個銀行破產呢?

一時間美國民衆人心惶惶,但在大洋彼岸的我們也有着不小的擔心,畢竟目前美國的金融體系關係着整個全球經濟,剛走出疫情影響的日子,如果又迎來金融風暴的話,日子不敢想象。

那麼這類商業銀行爲何會破產倒閉呢?

那得從他們的盈利模式說起,目前所知的商業銀行最根本的盈利模式非常簡單而粗暴,就是賺取差額,即是從存款方手裡獲取較低利息的資金,然後通過較高的利息發放貸款,賺取中間差價,打個比方,你存在銀行給你3%的利息,但銀行放貸出去的是5%的利息,那麼其中2%的利息就是銀行的利潤所在了。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覺得很簡單,銀行利潤最大化便是把所有的存款全部放貸出去,這樣可以賺最大的差額,但是這裡有個詞,大家就比較陌生了,叫“銀行槓桿”。

▲ 硅谷銀行

“銀行槓桿”是什麼東西?銀行放貸最大的風險不是錢收不回來嗎?No!No!一般銀行放貸都有相應的信用和資產抵押,壞賬的概率並沒有這麼大,但是有了“銀行槓桿”後風險急劇加大。

在實際銀行存、放貸的過程中,其實整個資金池中總會有一部分閒置資金,一是國家要求有準備金,這部分資金是強制保留的,二是資金不是隨時都借得出去的,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放貸都是拉人頭的現象大家不陌生吧,三就是貸款金額不會一下子用完,是有持續性的,這就是“銀行槓桿”的根源。

何謂貸款金額不會一下子用完,是有持續性的,這裡詳細舉例說下。例如A銀行,B公司,A銀行給B公司放貸1個億,但有的時候B公司不是一下子就把這1個億轉賬或者取出用掉,比如1月份拿出5000萬,4月份拿出2000萬,7月份拿出3000萬,這時就有一個問題存在了,1-4月之間還有5000萬在銀行、4-7月之間還有3000萬在銀行,那這個時候銀行會怎麼做呢?這時2月份C公司來了,想貸款4000萬2個月就還,於是A銀行將B公司的貸款還沒拿的5000萬部分中的4000萬又放貸給了C公司,因此“銀行槓桿”來了,這個簡單的例子就說明了,同一份4000萬同時借給了B和C公司,銀行加了槓桿,在大環境經濟良好的情況下,這樣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風險也較低,但是一旦環境變差,發生了意外,就會造成較大的問題,當然銀行永遠會把規避風險放在首位,但難保意外。

這裡回到硅谷銀行的事,硅谷銀行相比傳統的銀行,又有所不同,他的專業性更強,放貸的對象更是一些初創公司,因爲這類初創公司放貸的風險較大,因此硅谷銀行也不敢按照“銀行槓桿”循環給他們放貸,而且疫情期間美聯儲大放水,這就導致硅谷銀行手頭有大量的閒置資金沒有放出去,閒置資金是有時間成本在的,因此硅谷銀行選擇了購買了大量的國債和MBS,萬萬沒想到的是,因爲通脹嚴重,美聯儲進入加息週期,各大公司融資都困難,初創公司更艱難,爲了活下去只能是動存量,大家都去硅谷銀行把自己的錢取出來,銀行兌付的壓力增大,很快資金池空了,從而導致了這次破產潮的開始,因爲一旦剛性兌付失敗,硅谷銀行就失去了信用,然後就是惡性循環。

▲1932年美國金融危機,銀行擠兌

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對,當你發現一隻蟑螂的時候,已經滿屋都是蟑螂了。現在第一隻小蟑螂(硅谷銀行)已經倒下了,那麼剩下的中、大蟑螂呢?它們有沒有同樣的問題呢?能逃出昇天嗎?還是幻想着美國政府的出手救市?

這僅僅是銀行,還有房地產,還有科技公司,路的前方,究竟會有什麼,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