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陳志毅談肺癌的古今外科醫師修煉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陳志毅以「肺癌的古今~ 談外科醫師修煉」爲題,爲聽衆揭開癌症面紗及自我修煉法門。(圖/佛光山惠中寺提供)
鑑古觀今知未來,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今年以【古˙今】爲主題,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及賢達爲大衆解惑開悟,6月13日邀請胸腔及癌症權威醫師陳志毅,以「肺癌的古今~談外科醫師修煉」爲題,他以年輕時當家教,第一天授完即被辭退經驗破題說,「當你沒有準備好時,如何當一個外科醫生?」,現場聽衆共420人,逾1244人於網路同步觀看直播,總觸及人數達5249人。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陳志毅分享「肺癌的古今~ 談外科醫師修煉」爲題現場聽衆共420人,逾1244人於網路同步觀看直播,總觸及人數達5249人。(圖/佛光山惠中寺提供)
陳志毅指出,肺癌死亡率佔臺灣第一名,民國76年肺癌存活率17%,開啓低劑量電腦斷層診治方式後,106年存活率提高到37%。肺癌存活率也與診斷期別有關,第1期存活率90%,第2期存活率60%,第3期存活率30%,第4期存活率10%,罹癌原因50%是基因,50%是後天造成,其中空氣污染、吸菸是重要觸發因子,並建議有家族史的,最好能定期到醫院篩檢,以免養癰爲患。
肺癌治療方式有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及免疫治療。現今進入精準治療時代,晚期肺癌的治療,先做病理組織檢測,包括基因檢測及免疫檢測。早期確診一、二期時因病竈局部未擴散,可採用手術方式治療,術後治癒率高,複發率低,晚期確診三、四期時因癌細胞已擴散,可採用精準治療法如,化療、放療、標靶及免疫療法,因易轉移,故需定期追蹤。
根據病歷研究,肺癌與家族史、長期吸入污染空氣及重度吸菸者有關,臺灣117年開始補助肺癌高風險者,兩年1次早期肺癌篩檢。目前醫院與AI科技公司合作,以精準的AI電腦輔助診斷,搭配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能做準確的開刀定位。陳志毅並提醒大衆,日常生活要注意避開危險因子,但也不要因噎廢食,爲避開髒空氣而移居深山,以及醫療時過度診斷的情況。
覺居法師(左)致贈講座紀念照片給講師陳志毅(右)。(圖/佛光山惠中寺提供)
陳志毅談到早年躊躇於選科時的迷茫與開悟,後因體認到自己只是討厭外科醫師並不是討厭外科,選擇當外科醫師,主要是想改變生命,鍛鍊自己,當一個有用的醫師,進而成就自己。外科醫師生涯中,辛苦的住院醫師時期鍛練了體力及毅力。處世哲學是做最好的計劃及最壞的打算,隨時想到可能發生的困境,及下一步的做法。保留退路,不使自己陷入絕境。當機立斷,勇於擔當。謙卑,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