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應熱點解疑釋惑增強信心
在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形勢如何?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還在不在?如何科學實踐、積極作爲?近日,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2024年通俗理論讀物《強信心 促發展》出版發行,對這些備受關注的問題作出迴應,在解疑釋惑中增強信心和定力。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全球化遭遇逆流,如何在“亂花漸欲迷人眼”中撥開迷霧,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方位和大邏輯,影響着社會信心的提振和市場活躍度的回升。《強信心 促發展》深入分析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內外部環境,揭示我國經濟取得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內在邏輯,表明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毋庸諱言,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一些困難和考驗,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仍是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並存,且機遇大於挑戰、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強信心 促發展》提出,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沒有變,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沒有變,“人口紅利”在2035年前後仍然存在,且正在加快向“人才紅利”轉化。把握好這些基礎條件的變與不變,是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做好今後經濟工作的重要依據。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
我們成功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關鍵,在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強信心 促發展》提出,“兩個結合”讓我們重新審視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讓中國人明白了什麼是守正創新、自信自強。“兩個結合”表明,“現代化”不等於“西方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堅持“兩個結合”,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不盲從、不照搬,就能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不斷推動中華文明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
《強信心 促發展》從學術基礎、實踐導向、國際視野、歷史維度等方面着力,以深入的分析、平實的語言,從道理上學理上把當前熱點問題講清楚、講透徹,是幹部羣衆、青年學生了解當前形勢的重要讀物。制勝未來,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深水區邁進,勇啃“硬骨頭”,掃除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通過科技創新賦能傳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順應世界發展大勢,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也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係,推動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願雖艱,持則可圓。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不會被狂風驟雨掀翻。科學研判、把握機遇、穩中求進,努力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爲發展實績,就能繼續書寫中國經濟新的輝煌。 (作者:仇莉娜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