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別撞翻戰爭潘朵拉

(圖/本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自選戰開打以來,外交主軸避免在「戰爭」與「和平」上與反對黨參選人周旋。但面對民進黨的選民,賴清德仍必須滿足「親美抗中」的論調。因此,無論是賴清德在《華爾街日報》投書「臺海和平四個支柱」,又或是拋出「臺灣總統前進白宮」就是「政治階段性任務完成」,在近日又極力否認「臺獨金孫」,透過這些事件與轉變,似乎可以推斷,賴清德對於即將到來的訪美行,一方面需要穩固民進黨支持者,另一方面又得說服美方他不會破壞現狀。整體外交政策左支右絀,充滿不確定性。

先從「臺海和平四個支柱」看起。賴清德陣營在《華爾街日報》提出「維持和平四支柱」,表示將全力強化國防嚇阻力、推動經濟安全、與民主國家建立強健夥伴關係、維護兩岸現狀。若仔細觀察這四個支柱,沒有一個支柱是與對岸謀求和平。四個支柱當中,確保軍事嚇阻力,與民主國家同一陣營,並提倡經濟安全,主要的對象都不是面對中國大陸。

相反的,賴清德陣營的論述還是以嚇阻爲前提,分散兩岸經濟風險,聯合民主國家對抗中國大陸。簡言之,這不是國際關係自由主義學者倡導的「永久和平」,而是抗衡下的短暫平衡。

依據政大選研中心過去對於兩岸統獨調查結果顯示,臺灣選民對於統獨六分法中,支持「永遠維持現狀」與「維持現狀以後再決定」的選民高達6成。因此,賴清德不得不掩蓋其「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身分,轉換政治語言成爲「現狀守護者」。

然而,他在「全國宜蘭旅外鄉親賴清德後援會」的「前進白宮」的說法,立刻完全否定四個支柱中的「維持現狀」。而這兩個論述發佈的時間,前後相差不到1個禮拜;前進白宮的賴清德,否定了四個支柱的賴清德。難怪美方透過不同管道,要賴清德在訪美前必須澄清。

那要問的是,賴清德是否可以說服美方他不再是「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身分?過境美國前夕,賴清德不斷強調只有「政治金童」,沒有「臺獨金孫」,主要即告知華府他不想製造麻煩,並延續蔡英文的兩岸路線。但未來在訪美之行結束後,隨着選戰藍綠短兵相接,此一論調是否會稍有微調,甚至出現大幅度變化?

必須知道,美中對抗下,白宮試圖修正傳統的戰略模糊,這是大環境使然。但民進黨參選人在美中抗衡下的角色扮演,絕對不能從「乘客」變成「駕駛」。因爲任何一位總統參選人試圖採取破壞現狀的舉動,不但會打亂白宮的戰略佈局,也將造成東亞局勢變動。一旦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無論是政治金童或是臺獨金孫,都會將臺灣帶入戰爭的泥淖。(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