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市》股匯齊揚雙登峰 臺央行不以QE促貶臺幣

外資連續2周買超臺股,且年底前出口商拋匯賣壓需尚待去化,今早臺北外匯經紀公司臺幣兌美元一度升至28.103,再創逾23年盤中高位匯銀指出,年前臺幣實質匯價將轉趨由臺後市及出口商拋匯力道主導,盤中仍有望偏升盤整。臺股今盤中則是再創歷史新高,最高價來到14463.17點。

央行上週宣佈,外匯局局長顏輝煌將於明(2021年)年1月16日屆齡退休,央行理事會決議新任外匯局局長由經濟研究處處長蔡(火冏)民調任,手握臺灣逾5,000億美元外匯存底的外匯局,素有「天下第一局」之稱.蔡(火冏)民歷任外匯局研究員、研究員及經濟研究處副處長職務,今年7月16日升任經研處處長,熟稔總體經濟貨幣政策、經濟金融研究與國際金融業務

針對今年以來主要央行所採超寬鬆措施對小型開放經濟體(含臺灣)的影響爲何?央行在上週五也發佈白皮書說明,央行表示,今年以來Fed、ECB、BoJ等主要央行持續規模購債,致近期資產規模已升至歷史新高,擴增速度超越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截至本年1月,Fed資產規模由本年初4.17兆美元,擴大至7.22 兆美元,增幅高達73.14%;ECB的增幅爲46.7%(由4.69兆歐元,擴大至6.88兆歐元);BoJ的增幅則爲23.25%(由5.72百兆日圓,擴大至7.05百兆日圓)。若以資產對GDP比率來看,這3家央行的比率亦明顯攀升,約爲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之3~6倍。

主要央行採行超寬鬆貨幣政策(包含量化寬鬆QE措施等),導致資本大量流入新興市場經濟體,使彼等面臨匯價升值、資產泡沫及通膨壓力等嚴峻挑戰。小型開放經濟體的金融市場多屬淺碟型市場、購債規模受限,且不若大國能借由QE的匯率管道以促貶貨幣、激勵出口,進而提振經濟。

央行強調,大國實施QE纔有帶動本國貨幣貶值效果,臺灣經濟規模小且新臺幣非國際貨幣,即使採QE亦難以顯著影響新臺幣匯價。瑞士央行總裁Thomas Jordan於本年12月17日亦表示,瑞士等小國債券市場規模小且流動性低,QE措施並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