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新導演電影《1921》7月1日正式公映
導演黃建新
《1921》海報
由黃建新監製兼導演、鄭大聖聯合導演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重點影片《1921》將於7月1日正式公映,並將於6月25日至27日進行全國點映,現已開啓預售。
“火種版”預告發布
6月19日,影片發佈了“火種版”預告。預告片聚焦矢志救國、爲“建黨”奔走呼號的愛國青年們,將先輩們遭遇革命逆境時的執着與不甘表現得更加直擊人心。
曝光的預告片將鏡頭聚焦於當時風雨飄搖的社會,以黑白照片的特殊形式定格人物、還原時代,揭示了建黨的迫切性與必然性。短短不到兩分鐘,影像追隨逐一亮相的青年黨員在歷史隧道中登場。李達的一句“偌大的一個國家,我們連自己的火種都沒有”直擊心靈,讓人唏噓又憤懣。
預告中,陳坤飾演的陳獨秀看到“五四運動”時要簽訂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口中憤懣地說着“憋屈”,即使在獄中也依然規劃着出獄後的鬥爭;何叔衡面對軍閥粗暴地焚燒書籍而痛心,“如果讀書人不準擡頭做人,是何等的悲哀”,他顫抖、哽咽的語氣中滿是無可奈何的憤懣。
祖峰飾演的董必武一句話點明瞭救國之道,“我們是需要行動,但更需要一個政黨,能引導行動的政黨。她的誕生,纔是最最有力的行動”。
在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1921》作爲開幕影片進行了首次公開放映,現場很多觀衆被黃軒、倪妮飾演的李達、王會悟這對革命夫妻在天台談心的戲擊中淚點。這也是“火種版”預告片一開始所呈現的場景,李達講起以前抵制日貨時的經歷,發現連燒燬日貨的火柴都是日本製造的,感慨偌大的中國連自己的火種都沒有。“已經開始在改變了。”妻子王會悟安慰他,隨後李達用哽咽的聲音爲妻子唱起了《國際歌》……片中年輕的共產黨員們流下了屈辱的淚,也讓首映禮上的觀衆們備受感染。
這場感情充沛的戲,是演員黃軒和倪妮在表演時的“即興發揮”。原來在拍攝現場,黃軒說完劇本上原有的臺詞後,一轉身便看到沉浸在感動中的倪妮渾身都在輕輕抖動,已進入角色心境的黃軒在失望、憤懣之餘,仍對革命抱有信心,自然而然地哼起了鼓舞了無數無產階級的《國際歌》。等二人回過神來,早已淚流滿面。
呈現真實完整的人物性格
黃建新導演表示,《1921》創作的核心便是“人物”,想從中探尋先輩們救亡圖存的“心靈原動力”,從而穿越百年,去了解支撐先輩們投身革命的堅定信仰。因此,影片中不僅有宏大的革命信仰與愛國情懷,還致力於深挖早期共產黨人的變化、成長,通過最細枝末節的人物生活細節,儘量呈現出一個真實、完整的人物性格。
訪談
黃建新:拍出新意 才能和年輕觀衆產生共鳴
導演黃建新用“《1921》是2021年的1921”來定義這部影片,“距離《建黨偉業》已經過去了十年,我們必須要拍出新意,這樣才能和年輕觀衆產生共鳴。”
新意感
從《建國大業》到《建黨偉業》,十年過去了,一切都變得不一樣。黃建新再度來做“建黨百年”的作品覺得“很難”,“10年裡,關於這段歷史的研究變得非常翔實,又有很多新的資料出現,我們必須要改變視角,把這個新意表達出來。”
在《1921》裡,黃建新帶領主創團隊打開了建黨時期的國際背景。新的角度讓故事發生了變化,《1921》特別引入了日本視角。黃建新表示,這是因爲劇組在拍攝期間獲得了特別重要的資料。“日本的協拍團隊和我們的策劃團隊一起在日本警視廳的檔案館找到了一個電報記錄,記錄了1921年6月30日共產國際代表要在上海開一次會,日本掌握了當時開會的情況。”這段資料成爲支持電影情節的重要元素,因爲日本害怕這個代表大會阻撓他們的滿蒙政策,於是電影裡呈現了代表們在“一大會議”前後化險爲夷的過程。
1比1還原上海中共一大會址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1921》重回歷史現場,真實還原了上海的場景,陳坤飾演的陳獨秀帶着《新青年》編輯部遷入老漁陽裡2號;一大代表們來滬期間借住在蒲柏路389號的博文女校;一大會議在原法租界望志路106號李漢俊兄長寓所召開等。
製片人任寧透露,劇組在車墩影視基地1比1地復原了一大會址、二大會址、新青年編輯部、博文女校等場景。“我們的美術團隊從2019年就開始去一大會址原址做測繪,導演要求很高,要很精細地一磚一瓦把都它原汁原味地復建出來,讓演員和觀衆立刻有一種沉浸感。”此外,劇組還去上海很多百年前的老建築裡去拍攝了實景,去拍了大世界、華爾道夫當時“遠東第一長吧”、上生新所、生命科學院、長寧金融園、外灘等場景,這些上海老建築的實景展現對電影歷史真實質感的呈現非常有幫助。
片中有一場戲,李達帶着挫折和彷徨的情緒來到天台,王會悟爲了安慰李達,給他端了一碗湯圓上去。這碗出自“喬家柵”的湯圓也經過仔細討論,“到底有什麼樣的小吃是上海人那時候經常吃的,而且這家店得在100年前就有的。這個不是植入,而是爲了體現歷史真實感需要做的功課。”任寧表示,這類細節在電影裡還隱藏了許多。
青春感
年輕的力量蓬勃向上
《1921》裡,平均年齡28歲的熱血青年們再現了百年前開天闢地的奮鬥故事。在黃建新的眼裡,這些年輕人充滿朝氣,“在他們身上看到的就是我們總說的一種青年的朝氣,一種向上力量。”
影片聯合導演鄭大聖補充說:“100年前,他們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我們要的就是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黃導會特別鼓勵演員們即興發揮,他特別願意看到你們即興的碰撞和現場的火花。”鄭大聖導演依然記得在監視器前的驚喜一刻,“演員要把自己的靈魂跟角色完成互換,拍電影就是要期待捕捉到靈魂出竅、演員跟角色合二爲一的那個瞬間,拍到了你就覺得這是拍電影給我們的禮物。”
這種活生生的青春感不只存在於主要角色的身上。拍“五四運動”的段落時,製片人任寧根據資料發現,那時有四位北京女子師範學校的女生在“五四運動”中非常有名,被稱爲“五四四公子”。黃建新導演就覺得應該找到類似的大學生,“20歲的人,他們的眼神、他們的單純是不一樣的,因爲還沒有經歷過社會各種複雜起伏的考驗,所以他們的眼睛都是明亮清澈的。”於是,劇組在北電、中戲、上戲等藝術院校找到了一批一、二年級高考名列前茅的大學生們,“這些真實的大學生們是不一樣,從那個遊行隊伍走過來的時候,鏡頭推向他們眼睛的時候,就會讓人真切感到,那就是青春。”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本組文統籌/滿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