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水流發電 明玉綠能創新突破
曾明炘指出,巴黎塞納河水流速3公尺/秒,適合在兩岸發展城市綠電廠;圖爲參訪巴黎時在塞納河畔留影。圖/明玉綠能提供
在這全球能源轉型進入綠電E世代的關鍵時刻,明玉綠能股份有限公司3月3日宣佈突破技術邊界,成功將風機發電的低轉速高扭矩原理投入水中運轉,開啓了「緩水流發電技術」的新時代。董事長曾明炘指出,這項突破,使低速水流能夠轉化爲穩定的電力來源,不僅提供更永續的能源方案,更可能改變全球綠能市場的佈局。
長久以來,人類已習慣仰賴風機捕捉風能,透過低轉速、高扭矩技術轉換爲穩定電力。然而,根據動能公式:Ek=12mv2,水的密度是空氣密度的800倍,這意味着在相同流速下,水的動能遠超過風能。但一直以來受限於技術窠臼,這股潛在能源一直未被有效利用。如今,明玉綠能的緩水流發電技術突破這一限制,透過特殊設計的葉片結構與動力傳輸系統,使水流能夠像風一樣推動發電機,即使在水流速僅2.0m/s的環境下,依然能夠高效運轉。
「水經過我們的機器,發完電後,她還是一樣地流着。」曾明炘形容這項技術的核心理念,「我們沒有改變水的本質,沒有阻擋她的去向,只是在她的流動過程中,順勢借力發電,而水依舊繼續前行。」
曾明炘表示,水流雖緩,但其力量無窮。透過創新的設計,緩水流發電技術擁有五大核心優勢,繼而將使全球數百萬公里的水道成爲可用的綠能資源:一、適用低流速水域。二、24小時穩定運行。三、無需大型基礎建設。四、快速部署,即裝即用。五、全球適用性廣泛。
在全球能源市場中,各國紛紛推動綠能政策,以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正在強化進口產品的碳排放要求;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則透過財政補貼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發展。這些政策推動使得全球企業對於穩定的綠電供應需求達到歷史新高。
曾明炘強調,全球擁有數百萬公里的河流和水道,這些緩慢流動的水體蘊藏着巨大潛在能源。明玉綠能的緩水流發電技術,有望將這些豐富的水資源轉化爲穩定的綠色電力,爲全球能源市場帶來新的可能。透過與國際能源企業及政府機構的合作,這項創新技術將在全球被實現應用,成爲可持續能源的未來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