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苦刷「理想型」?AI分析交友軟體 揭幸福關係密碼是這個

有了數據驅動的科技工具輔助,各種AI賦能的交友軟體,讓人類的「愛情行爲模式」更透明。情境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有了數據驅動的科技工具輔助,各種AI賦能的交友軟體讓人類愛情行爲模式更透明。最近,一份運用機器學習分析伴侶關係的研究顯示,各類約會交友平臺上常見的篩選對象條件如身高、年齡、種族、職業等,最能和幸福關係有正面連結的,其實和許多人想像的不同。數據專家指出,這可能顯示,許多人找對象的方式根本都錯了。

AI應用席捲人類社會各個層面,戀愛關係也無可倖免。從可只用臉部進行配對的SciMatch、到陪你練習約會技巧的AI伴侶Blush,AI驅動的約會交友軟體承諾提供高效率、高準度的理想戀情,逐漸成爲全球單身人士的找對象必備工具。

但是,最近一份利用機器學習進行的大規模研究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珍貴的洞見,幸福戀情的特徵,可能和你想像的大不同。

主觀幸福感也可用科學客觀解碼?

長久以來,科學家想知道建立幸福關係的秘訣何在。親密關係的品質對個人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影響。若能協助人們解開幸福戀情的密碼,也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

由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Western University)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喬爾(Dr. Samantha Joel)等人領導的團隊,在2020年發佈了一份統整43份資料集、涵蓋1萬1196對異性戀伴侶的研究結果。

過去,伴侶關係研究並不好執行,主要是大多研究的對象規模較小、且聚焦在少數的變數上,來探索這些變數與關係幸福度的相關性。但喬爾團隊的研究運用隨機森林(random forest)技術,可測試數百個影響關係變數的預測強度,進而尋找出,哪些變數對關係滿意度有較大的關聯。

結果發現,關係本身的互動型態,竟比對象具有哪些個性特質來得更加重要。用喬爾的話來解釋,「在一段關係的滿意度上,你與伴侶建立的關係,比你挑選的伴侶人選更加重要。」

研究發現,你個人本身特質影響較小

到底研究是怎麼做出來?原來,喬爾團隊將影響關係品質的各種變數大略分成三組:第一組是伴侶1對這段關係的感受、第二組是伴侶2對這段關係的感受、這前兩組變數是關注關係本身,包括喜愛、同情、衝突、性事滿意度、情感支持、關係持續長度等。伴侶1與伴侶2的個人特質。

再來是第三組變數,則是關於個人特質,包括焦慮感、依戀、家族史,以及種族、年齡等人口統計變數。

研究結果發現,前兩組關於關係本身的變數,對關係是否幸福的預測力約是第三組個人變數的2~3倍!

另外,這個研究也顛覆了長期以來,有兩派爭論到底伴侶互補好,還是相似好的議題。研究未辨識出顯著的模式,無法證明個性相近的伴侶較爲幸福,或是個性互補的伴侶會相處得更好。似乎有人適合互補,有人跟同類人相處更開心。重點還是你對這段關係的觀感好壞。

AI洞察,提升幸福關係要改變的不是對方,而是這個

《數據、真相與人生》(Don't Trust Your Gut)作者史蒂芬斯-大衛德維茲(Seth Stephens-Davidowitz)認爲,這或許表示目前許多人追求理想戀情的方式是錯誤的!

在許多約會交友軟體上,人們根據照片相貌、年齡、職業,以及個人檔案上列出的興趣及個性特質來決定手指往左滑或是往右滑。這些都是跟個人特質有關的變數,反而是研究中和影響幸福關係較無關的因素。

也就是說,你必須實際與對方互動,注意自己與對方相處時的感受,才能進一步確認彼此能否建立良好的伴侶關係。光靠審視對方的個人檔案,推敲與自己性格的相容程度,不是最理想的做法。

雖然,有些個人特質,看似和關係滿意度有較大的關聯性,但這些特質通常也會影響關係的互動型態。包括個人對生活的滿意程度、憂鬱程度,以及對依戀的焦慮與迴避程度。

亦參與研究的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史丹利(Scott M. Stanley Ph.D.)進一步指出,這份研究對已經有穩定伴侶的人也有助益。結果顯示,要提升關係的幸福感,要做的不是去改變對方的個性,而是改變關係的互動型態。例如,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多聆聽對方的意見,一起進行彼此都喜歡的活動,會是比期待對方改變自己更有效的途徑。

(本文出自2023.11.4《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