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聯想的掌機性價比太高了!小品牌掌機都成了智商稅?

2021年的最後一個月,V社帶來旗下首款遊戲掌機——Steam Deck。憑藉着出色的配置、極具吸引力的價格以及定製化的系統UI,Steam Deck迅速引爆玩家羣體的熱情。在發佈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Steam Deck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發貨週期一度延長至半年以上。

作爲遊戲巨擘,並且手握全球最大的PC遊戲分發平臺Steam,V社進入PC掌機市場,給行業扔了顆重磅炸彈。而對原有的掌機品牌們來說,V社的下場給它們帶來了生存危機。而大廠們陸續進場的腳步沒有停下,更多大品牌相繼帶來了自家的掌機新品,遊戲掌機這個相對小衆的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華碩、聯想紛紛入場,用高端品牌玩性價比

Steam Deck的爆火,讓遊戲掌機這個略顯小衆的品類,被更多人熟知,也讓其他大廠躍躍欲試。

2023年5月,華碩旗下品牌ROG,正式發佈了掌機新品ROG ALLY;一個月後,它的國行版正式推出,定價4999元。這款掌機搭載銳龍Z1 Extreme芯片,擁有Zen 4CPU架構和RDNA 3 GPU,性能比Steam Deck高出一個量級。它配備的屏幕,擁有1080P分辨率、120Hz刷新率、500尼特最高亮度。

總體而言,ROG ALLY方方面面的配置都領先Steam Deck一個身位,在512GB這個容量版本上,也更有性價比優勢。

ROG ALLY發售之初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景象,搶購難度極大,二手平臺上滿是加價的黃牛版機子。不過,目前ROG ALLY的供貨已經趨於正常,可以現貨購買。

(圖源:ROG)

今年9月的IFA 2023上,另一家PC巨頭聯想以拯救者品牌推出Legion Go掌機。它的硬件配置比ROG ALLY更進一步,芯片同樣是銳龍Z1 Extreme,但屏幕升級爲2K,尺寸增加到8.8英寸,刷新率爲144Hz。不過,Legion Go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和Switch類似的可拆卸手柄設計,甚至還爲手柄設計了底座,以方便隨時取下放置在桌面上。

Legion Go採用可拆卸手柄,原因並不複雜,它的尺寸比Steam Deck、ROG ALLY都要大一圈,本體+手柄的重量來到了驚人的854克。作爲對比,Switch OLED只有420克、ROG ALLY 608克、Steam Deck爲669克。當然,Legion Go犧牲重量後,也帶來一些產品上的優勢,比如有了更大的屏幕、電池容量進一步增加。

Legion Go的海外定價爲799歐元(16GB+1TB),約合人民幣6180元,仍然有一定的性價比優勢。

(圖源:聯想)

有意思的是,華碩和聯想都是非常知名的傳統PC大廠,在PC行業深耕多年。ROG、拯救者分別都是兩家廠商旗下的主打高端遊戲PC的品牌,華碩聯想用它們來推出自家的掌機產品,也是順理成章。不過,它們並沒有延續在高端遊戲PC上執行的高價策略,而是捲起了性價比。

這種做法不難理解,大獲成功的Steam Deck已成爲掌機界的標杆產品,它的定價成爲掌機新品的價格錨點,也是新入場者頭上的緊箍咒。而無論ROG ALLY,還是Legion Go,都在對標Steam Deck。配置和性價比比Steam Deck高,就能成爲極佳的宣傳賣點。同時,PC掌機仍然是一個容量有限的小市場,華碩聯想在此試水,同樣需要以低價來探路。

小廠商生存空間被擠壓,產品變“智商稅”

在V社、華碩、聯想這些大廠下場前,PC掌機還是一個小衆市場。對大衆用戶而言,Switch之外的掌機是相當陌生的存在。同樣的,彼時掌機市場上活躍的基本都是小廠,比如GPD、奧丁、壹號本、AYANEO等,核心玩家對它們如數家珍,圈外人則可能聽得一臉茫然。

受限於自身體量、資金實力等因素,小品牌的掌機往往會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包括品控不佳、優化不足、bug多等。而且,爲了降低庫存風險,很多小廠商的掌機通常是預售制,用戶預訂後,要等待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拿到貨,這方面和衆籌產品很類似。同時,銷量不夠高,也會導致掌機成本無法攤薄,小廠商的掌機產品,很多時候也並不便宜。

而大廠們推出的自家PC掌機後,對傳統PC掌機無疑產生了巨大沖擊。它們有更強的品牌號召力和宣發能力,有更完善的供應鏈、更有保障的售後。而且,它們都是知名的大衆品牌,還能幫助自家的掌機出圈,在小衆玩家之外挖掘更多的大衆消費者。

(圖源:雷科技攝製)

對這些大廠來說,掌機不是它們的核心業務,試水玩票態度下不會太Care盈利情況,它們也有打價格的實力。從結果來看,新入場的大廠,迅速擠壓了小廠們的生存空間。對用戶來說,這些品牌的掌機,配置強性價比高,供貨穩定品控好,自然而然變成了首選。

早在Steam Deck發佈時,就有很多玩家調侃稱,小品牌的掌機瞬間成了“智商稅”。作爲小衆產品時,發燒友對掌機的容忍度會非常高,部分大神用戶甚至還會積極幫助其他人解決問題。但當掌機逐漸出圈走向大衆時,大品牌的優勢就成了小廠面前難以逾越的天塹。畢竟,差不多的價格面前,普通用戶當然會選擇各方面更有保障的大品牌。

掌機的出路,在於做大做強

此前掌機長期處於邊緣化的狀態,核心在於它的受衆羣體有限。PC掌機的主要應用場景就是讓玩家可以更自由地在手持設備上玩PC遊戲,因此,PC掌機同樣是便攜設備,但遊戲生態和智能手機涇渭分明。受制於早期的芯片技術,PC掌機存在性能弱、續航短、價格高等顯著的缺陷,難免被人嫌棄,難以進入大衆視野。

不過,近年來,隨着芯片技術的快速進步,PC掌機能夠在性能和功耗之間取得不錯的平衡,當掌機能夠以中低清晰度暢玩3A電腦大作時,就足以打動更多人了。畢竟,對遊戲設備便攜性的追求,是不會有止境的。像掌機王者Switch,儘管無數人吐槽它的機能和做工,但大家普遍稱讚它的出色的便攜和續航。

PC掌機本質上是一臺PC,技術路線、內容生態都迥異於Switch。掌機廠商們也嘗試擴展它們的使用場景,像GPD的部分掌機配備了實體鍵盤,以挖掘其辦公屬性;聯想Legion Go的可拆卸手柄設計,能讓掌機本體變成一臺小尺寸平板,搭配高分辨率屏幕,瞬間變成了影音設備。無論哪種做法,都在嘗試讓掌機在遊戲之外,找到更多的用途,在覈心玩家之外找到更多的市場增量。

(圖源:GPD)

大廠們進入掌機領域,固然帶來了更完善的產品,提供了更靠譜的選擇。但關鍵問題在於,如果掌機始終只是一個小塊市場,長期耕耘下去依然只能帶來少量的利潤。那麼,大廠們抽身離去,將變成必然的結果。那個時候,玩家們回過頭找尋時,就可能會發現,曾經的小品牌,之前已被殺死。那麼,掌機市場將沒有贏家。

因此,遊戲掌機的出路,仍然是大衆化。增加辦公配件、開發大屏模式、和平板二合一……這些都是吸納大衆化玩家的嘗試,當掌機從專門的遊戲設備變成綜合性的智能產品,它或許就會有更加多的可能性。而掌機市場被不斷做大,能容納的品牌越多,能觸達的受衆越廣,它纔會在未來的消費電子產品中擁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