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首度借展傳藝中心 見證北管戲曲百年興盛

花蓮文化首度借展傳藝中心5件北管文物,圖爲花蓮福蘭社「貢地雙龍獸紋彩旗」正面。(花蓮縣文化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文化局首度借展傳藝中心5件北管文物,圖爲花蓮福蘭社「貢地雙龍獸紋彩旗」反面。(花蓮縣文化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文化局首度借展傳藝中心5件北管文物,圖爲花蓮社保存的木雕彩牌。(花蓮縣文化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辦「憨子弟‧瘋亂彈:臺灣北管藝術大展」,向全臺15個知名北管子弟團和3個地方政府文化機構借展文物,其中花蓮縣文化局首次出借5件收藏近百年曆史的珍稀北管文物,讓民衆見證花蓮北管戲曲興盛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此次借展是近20年來北管文物展覽中第一次有花蓮縣的文物展出,5件分別爲保存的花蓮福蘭社的「花蓮福蘭社貢底繡雙龍雙獸方形彩」、「貢底繡虎橫幅繡旗」、「福迎有緣人、蘭接西方客」和「在世千般計、歸(去來)陰萬事休」白旛,以及花蓮社保存的木雕彩牌。

花蓮縣內早期北管戲曲興盛,市區有「3社1堂」,分別是花蓮聚樂社、花蓮福蘭社及花蓮花蓮社、花蓮暨集堂日治時期已有活動紀錄,由士紳出資,高薪禮聘名師傳授戲曲,重金聘請知名繡莊與木雕匠師,製作華麗刺繡旗幟、精緻木雕鼓架、彩牌和鑼槓,在廟會排場演奏、踩街或登臺公演,同時也會和其他社團互相較勁、戲曲交流,是花蓮老一輩人的回憶。

「花蓮福蘭社貢底繡雙龍雙獸方形彩」長206公分、寬135公分,爲兩支一對菜刀旗形式,旗幟中桃紅色緞布上使用金蔥線凸繡龍搶珠和雙獸「麒麟獅子」,下方繡有花草奇巖;另一面青綠色的緞布用銀蔥線凸繡「敕封西秦王」5字,四角凸繡蝙蝠面朝中心,空白處平繡纏枝花卉

修復師侯宗炎依材料研判,雙龍與麒麟、獅子使用的蔥線,具有金、銀等貴金屬成分,應屬日治時期作品,底層緞布則在戰後經更換與修復。

花蓮社保存的木雕彩牌長175公分、寬30公分、高116公分,彩牌最上面裝飾有南極仙翁八仙,八仙裡劉海手中拿的銅錢和其中一面麒麟堵內的銅錢,均以墨書寫昭和通寶」4字,顯示在日治時期昭和年間完成,迄今已近百年,十分珍貴。

花蓮縣文化局長吳勁毅表示,花蓮福蘭社繡旗於民國2019年至2020年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委託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搶救修護完成,目前正爭取經費調查研究,發掘文化資產價值,進而辦理「一般古物」審議,讓社會大衆瞭解文物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