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三號”計劃擬放萬顆衛星 多家相關公司透露最新佈局 有企業稱“Q1訂單量超去年全年”

《科創板日報》5月29日訊(記者 吳旭光)商業航天產業化提速正當時。5月29日,衛星互聯網概念持續走強。截至收盤,陝西華達漲11.24%,航天晨光漲10.03%,斯瑞新材、上海滬工、航天環宇、大族激光等跟漲。

消息面上,據國際電信聯盟官網顯示,日前,上海藍箭鴻擎科技已向國際電聯提交“鴻鵠三號”衛星星座申請備案,該星座含10000顆衛星。

穿透股權關係,鴻擎科技的第一大股東爲商業火箭製造商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藍箭航天”),直接間接共計持有前者的股份佔比超過67%。

據悉,藍箭航天作爲中國商業航天領域的頭部企業之一,已經成功發射了朱雀二號遙三運載火箭,該火箭搭載了包括鴻鵠衛星、天儀33衛星及鴻鵠二號衛星在內的三顆衛星並將它們順利送入預定軌道。

“與同一賽道的其他民營航天企業相比,藍箭航天在整個火箭領域的技術實力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在商業航天領域,該公司的在手訂單數量也表現不錯,而且其旗下的火箭已經飛上天去了。”一位航天產業研究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現階段看火箭行業,關鍵是看這些公司核心產品是否發射成功,有沒有掉下來過。

伴隨着國內商業衛星和商業火箭的蓬勃發展,今年商業航天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給商業航天領域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中科光啓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蔣鵬飛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商業航天領域正在加速發展,低軌小衛星星座建設正在快速推進,衛星互聯網已經成爲“新基建”的一部分。同時,商業火箭行業也在迎來重大變革,從技術驗證階段轉向商業模式驗證階段,邁向大運力、高頻率發射的新紀元。

這意味着中國的商業衛星和商業火箭正在逐步實現商業化運營,爲投資者帶來更多投資機會和收益的同時,對於A股上市公司而言,或將是一個巨大的藍海。

5月28日,斯瑞新材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參與了藍箭航天投資。同時公司液體火箭推力室內壁產品通過了商業航天各主要客戶的多次試車、發射驗證,並在下游客戶的實際發射中獲得成功,目前主要客戶有藍箭航天、九州雲箭、星際榮耀等。

對此,斯瑞新材董秘辦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主營業務以高性能銅合金材料製品爲主,對藍箭航天投資主要是爲了推動公司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力室內壁等產品在航空航天等下游客戶的應用,是基於產業鏈的延伸,而非單純的財務投資,該筆投資金額爲2000萬元。

“公司推力室內壁零組件已實現小批量供貨。”在談及相關產品出貨及在手訂單情況時,斯瑞新材董秘辦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公司航天航空領域的業務訂單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訂單量,同比實現了大幅增長。不過,截至2023年,公司航天板塊收入佔比較低,未來,隨着下游業務增長,該產品的營收佔比將會逐步提升。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商業航天等領域,與藍箭航天合作進行產業佈局的上市公司有鉑力特、大族激光以及航天電器等多家公司。

“目前相關產品在手訂單比較飽滿,同比也有所增長。”鉑力特董秘辦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作爲藍箭航天的核心合作伙伴,目前鉑力特利用金屬3D打印技術幫助藍箭航天研製並批量生產了液氧甲烷發動機零部件等。

“現階段,鉑力特參與的商業航天項目包括液氧甲烷火箭、固體運載火箭等,已進入批量生產期。”鉑力特方面補充。

此外,航天電器近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也表示,公司正加快商業航天(衛星、火箭、地面測控、終端應用)等領域的產業佈局,與藍箭航天等客戶開展合作,加快推動新業務發展。“目前,航天電器積極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研製配套任務。”

光大證券在研報中提到,預計2024年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規模有望超過7200億元,我國已經形成較爲完整的衛星互聯網產業鏈,地面設備製造和衛星運營及服務行業潛力巨大。機構普遍認爲,商業航天遠期市場空間超過萬億元。

不過,伴隨着商業航天領域的崛起,行業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

“一方面,當下國內的商業火箭領域公司主要依靠市場融資的方去維持運營,企業經營壓力大,盈利模式不清晰,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商業航天領域存在一定的泡沫;另一方面,伴隨着民營企業進入商業航天領域,衛星發射數量不斷增加,衛星發射場地有限,導致每次發射衛星需要排隊,行業出現了‘一位難求’、‘星多箭少’等現實困境。”前述航天產業研究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