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得發紫的海水稻,口感難吃還要種超百萬畝,國家到底有何打算?

大米,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它從何而來大家也明白,那就是稻穀。但其中的種類有很多,今天所要談及的主角就是“海水稻”,也被稱爲耐鹽鹼水稻。

一般大家所看到的稻穀是栽培稻,還有一些是野生稻,至於海水稻則是結介於這兩者之間,而它的突出特點就是具有強有力的生存競爭力,不僅抗鹽鹼,也抗病蟲,抗澇等,截至2022年末,海水稻的種植面積已經突破了百萬畝。

如此規模,按道理來說“海水稻”應該非常好吃,但爲什麼會有人說它不好吃呢?如果真的不好吃,爲什麼要種植這麼多?國家到底有何打算呢?

海水稻

也許這個稻穀種類大家都沒聽說過,但既然它存在,那一定有道理,不然國家也不會種植如此大面積,那它究竟是什麼樣的,又有着怎樣的“優點”呢?

談及水稻,很多人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袁隆平”三個字,幸運的是,此次談及的海水稻和他的確有一定的淵源。

1986年,野生海水稻被當時廣東海洋大學的研究院工作人員陳日勝發現了,並申請了相關專利,將其命名爲“海稻86”,在那時袁隆平院士給出的評價是:這是繼雜交水稻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突破。

在2016年,袁隆平團隊正式和陳日勝進行合作,並在17年的十月份進行測產,由此,海水稻開始廣泛傳播開來,爲大家所知。

爲了更好的研究海水稻的發展,袁隆平領銜成立了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併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耐鹽鹼水稻區試協作組,並在之後的發展中取得重大成效。

這時候也許就會有人產生疑問,爲什麼要花費如此心血去種植它呢?

國家爲什麼要種它?

在百度百科中的釋義中是這樣介紹的,它還有一個別稱,名爲海紅米,主要是因爲米身呈現赤紅色,含有天然可溶性紅色素,營養價值豐富。

其中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除開它本身的價值之外,其中所含有的社會價值更是值得讓人關注。

根據今年4月12日自然資源部發出的公報來看,我國的耕地面積已經達到了19.14億畝,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鹽鹼地的規模竟然能與之相“抗衡”,將近15億畝,大概率佔到了世界總量的十分之一。這樣的數據足以證明我國的鹽鹼地佔地範圍之廣。

如若鹽鹼地能夠有良好效用,範圍廣肯定有好處,但從關於它的介紹中能夠看出,它的問題可不是一般的大。

從表面的含義就能看出,這類的土地其實就是指在土壤當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基本不能爲作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但我國又含有較大面積的鹽鹼地,總歸不能放任它們不管,所以國家一直在尋找關於鹽鹼地改良的方法。

經過多方研究後發現,形成鹽鹼地的根本原因是在於水分的狀況不好,所以在最開始的階段基本都是爲土壤排鹽、洗鹽 ,然後再在土壤上種植耐鹽鹼的植物,“養肥”土壤,然後再種植作物。

雖然流程看着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很困難,尤其是其中尋找耐鹽鹼的植物,很多情況下都是樹木,因爲這樣的措施在一定情況下不僅可以改良土壤,還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比如沙棗樹、白柳樹等等,但長此以往還是會出現一定的問題,還需尋找更加多樣的方法,於是“海水稻”就顯得尤爲重要。

上述講到了海水稻還有另外一個名稱“耐鹽鹼水稻”,試想一下,原本很大程度上只能種植樹木的地方,突然可以種植稻穀了,這是多麼令人激動的事,關鍵它所生產出來的大米營養價值還很高,這樣的水稻會被大面積種植,也就不奇怪了。

可是有人卻說,海水稻的口感並不是多好,是真的嗎?

海水稻真的難吃嗎?

雖然海水稻能夠在鹽鹼地生存下來,並含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但這並不意味它是完全“完美無瑕”的,比如它的口感就是其中較小的缺點,而這也主要是因爲鹽鹼地中含有的鹽分導致的,同時又因爲它的加工方式也和傳統稻穀很不一樣,所以纔會影響它的口感。

但海水稻所謂的“難吃”,和它真正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而言,也許並不值得一提,可真的就放任不管嗎?

在改善海水稻口感方面,相關機構也是採取了多樣的方式,尋找到了一定的解決方法。

可以採用混合加工的方式。主要就是將海水稻與普通的稻米一起加工,這樣的話可以適當調整好口感,便於大家接受。

還有方法就是把它變成“不是大米”的形式,可以將其做成糕點、麪條一類的食物,通過增加食用方式來一定程度上調整口感。

上述方法雖然有可能改變海水稻的口感,但總歸有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感覺,最爲核心的點還是在於“海水稻”身上,但這一舉措還“任重而道遠”,並不能即刻完成。

海水稻的口感不能忽略,但它能夠貢獻出的價值同樣不可忽略。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有限農田的使用效率。因爲在往常的土地使用當中,鹽鹼地在農作物的使用方面都是較低的,而海水稻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困難。

至於另一方面,更加值得肯定的就是,海水稻能夠有效改善土地生態環境,它有着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就算沒有多少水資源也依舊能夠茁壯成長,對於減輕生態壓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所以,對於海水稻,不僅只看到了它的口感一方面,更是要關注到它背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