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關鍵變異基因找到了!老藥新用、平價更有效

紅斑狼瘡關鍵變異基因找到了!老藥新用、平價更有效。(示意圖/Shutterstock)

全身性紅斑狼瘡診斷不易,平均2年才能確診,病人容易延誤就診。現國衛院跨團隊研究找到關鍵致病因子─「GLK蛋白激酶」基因變異,檢測技術預計最快2年後可在臨牀應用,幫助病患及早診斷治療;研究也發現,老藥新用、鎖定GLK的小分子藥物有望治療多種自體免疫疾病,費用親民,治療更精準有效。

根據健保署重大傷病領證統計,自體免疫疾病排名國人十大傷病第3位,也是門診第三常見的慢性發炎疾病,致病因素是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異常活化,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類風溼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

以SLE來說,臺中榮民總醫院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洪維廷表示,國內SLE病患約2萬多人,女性和男性佔比約9:1,好發於20~40歲女性,病患家族中往往不只1人罹患SLE,若一等親內有人是SLE患者,罹病機率是一般人的10倍左右。

由於SLE有些症狀較輕微、非典型,如發燒、關節痛、皮膚起紅疹等,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病人經常在各科就診,從發病到確診平均耗時2年;雖然與10、20年前相比,過去不少病人已發展到不明原因下洗腎、關節變形,現在2年的確診時間看來已縮減許多,但仍足以造成組織器官受損,洪維廷說。

爲了及早找出SLE潛在患者,國衛院免疫醫學中心特聘研究員譚澤華與助研究員莊懷佳、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藍忠亮(前臺中榮總副院長)及高醫大前院長顏正賢組成團隊,並與臺中榮總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洪維廷、陳一銘共同研究,證實MAP4K3(又名GLK)蛋白激酶變異是SLE關鍵致病因子。這項研究已在今年10月發表於國際知名、風溼病醫學領域研究型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莊懷佳指出,透過分析臨牀檢體和基因改造小鼠研究發現,SLE病患的GLK蛋白激酶基因產生變異時,會導致GLK蛋白激酶過量表現在T淋巴細胞中,進而造成T淋巴細胞大量產生髮炎性細胞激素IL-17 A,接着誘發一連串自體免疫反應,攻擊病人自身器官、組織,引起多重器官發炎反應。

研究團隊以深度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431例DNA樣本,包括健康者、SLE病患和病患家屬,發現高達近4成(39.2%)的SLE病患帶有GLK基因變異,包括來自先天的遺傳性基因變異,以及後天隨年紀增加或環境刺激所造成的體細胞性基因變異,這些基因變異都會使GLK的mRNA或蛋白質過度穩定而增量,誘發IL-17 A細胞激素產生,導致自體免疫疾病。

研究團隊發現GLK蛋白激酶的基因變異是全身性紅斑狼瘡的關鍵致病因子。(圖片來源 / 國衛院提供)

●最快2年檢測技術可用於臨牀 及早診斷治療

研究團隊也發現,過去被科學界認定沒有特殊功能的「假基因」MKRN4,實際上是帶有重要功能的泛素酶,它能將過多的GLK降解、減量,減少誘發IL-17 A細胞激素。但是當GLK基因變異,MKRN4就無法正常調控GLK的降解作用,造成GLK在T淋巴細胞中過量表現,誘發IL-17A導致的自體免疫發炎反應。

洪維廷表示,藉由次世代定序的新技術,病患或家屬可及早知道自己是否帶有這樣的基因變異,雖然基因變異不見得一定會發病,但能提醒自己定期檢查回診、留意症狀,及早發現疾病,接受治療。莊懷佳也說,檢測技術已開發完成,年底前會提出專利申請,若順利完成審覈,最快2年後可應用在臨牀上。

此外,GLK蛋白激酶基因變異、過量表現,也被發現很可能是多種自體免疫疾病及癌症復發、轉移的因子之一,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燥症、非小細胞肺腺癌、乳癌、肝癌等,因此,團隊也期待GLK基因變異檢測可以廣泛應用在不同科別的民衆,若能早期發現,就能早期介入治療。

●老藥新用 GLK小分子抑制劑平價更有效

另一個令研究團隊振奮的是,國衛院的跨團隊已開發出可精準鎖定GLK的小分子抑制劑,而且是目前已用在治療黃斑部病變的藥物,團隊發現這個藥物能同時抑制GLK過量表現,預期能用於治療多種自體免疫疾病,甚至癌症。

莊懷佳表示,目前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的療法着重於生物製劑,例如IL-17A抗體是抑制過量的IL-17A細胞激素,但這種藥物非常昂貴,1個月費用約20~40萬元,且必須終身用藥,造成健保相當大的負擔,雖然效果好,但只有2~3成的病人使用會有療效。

莊懷佳進一步說明,生物製劑是一種蛋白質藥、抗體藥,好比打開的水龍頭持續流水,造成淹水,於是拿大量沙土蓋住水;而小分子藥的作用機制是直接從源頭將水龍頭關起來,避免水再流出,透過這樣的機制抑制發炎細胞激素,比較有效,也來的更經濟、準確,而且藥價平價。

由於GLK小分子抑制劑是老藥新用,已取得食藥署認證,並完成動物實驗及確認安全性,若有資金,可直接進入二期臨牀試驗,參與試驗的病人即可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