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卡轉帳洗錢 打詐追金流受阻

目前詐欺集團爲規避查緝,多使用名爲「黑莓卡」的國際漫遊商務sim卡,在臺灣透過境外IP網銀洗錢,成爲檢警偵辦的難題。圖右黑色卡片即爲黑莓卡。(警方提供)

爲洗刷「詐騙王國」惡名,我國2019年曾修法將電信詐欺依組織犯罪可判強制工作3年,但去年12月宣告違憲、立即失效後,詐騙果然急遽攀升。據統計,被逮詐欺犯多爲車手,判刑不超過3年,檢警又抓不到幕後大金主,加上境外IP洗錢氾濫,才讓詐團失控,衍生「臺版柬埔寨」慘案。

法界人士指出,如何修法及透過國際司法互助,揪出隱身幕後的跨境詐欺大金主,法務部及司法院應加緊腳步。另外,警政署掃黑、清樓固然能壓制囚虐人頭戶惡行,但要正本清源,仍得透過金融與電信管制手段,從洗錢源頭遏阻收購人頭戶亂象。

打詐官警說,目前洗錢人頭戶,都設定網路銀行約定轉帳,詐團在臺使用號稱「嚴格加密,船過水無痕」的國際漫遊商務sim卡「黑莓卡」,轉帳IP位置卻在香港等境外,使檢警追金流受阻。

檢方認爲,檢警應統計境外IP轉帳洗錢的案例,跨部會打詐會議時,建議金管會限制網銀的境外IP轉帳額度,讓詐團就算控制人頭戶,都無法輕易洗錢。

法務部統計,從2017年到2021年詐欺罪案件新收41萬8633件,2020年起超越毒品,躍居各罪名之首。詐欺車手平均僅26.9歲,人頭帳戶約30.2歲,都比其他犯罪平均年齡低,顯見政府打詐束手無策,且詐團年輕化,已是國安危機。

另據統計,近4年跨境詐欺有罪確定3011人,判刑以1年以上至3年未滿者佔6成2最多,且8成都是單純車手,代表抓不到大咖、小咖又輕判。曾被視爲懲罰詐團利器的「強制工作」,2021月12月10日又被宣告違憲失效。面對新型態的囚虐人頭戶犯罪,法界認爲法制面也得補破網。

臺灣高檢署11月舉辦跨部會聯繫會議研擬打詐辦法,希望銀行在客戶申請約定轉帳時,能實名認證,並記載關懷提問,像是就約定帳戶的關係、轉帳來源、款項來源,有無出國計劃等,杜絕賣帳戶現象;否則檢警再怎麼費力追金流,也趕不上被害人受騙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