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王者”轉型,有陣痛,纔有未來
一廠?E廠?上汽大衆汽車一廠“關停”的背後
面對洶涌而至的新能源浪潮,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轉型,成爲上汽大衆的關鍵詞。
對於一個超大體量的汽車企業,“轉型”絕非易事,也非一日之功。2016年,上汽大衆便提出了“共創2025戰略”,由此拉開電動化轉型的帷幕,到2019年,投資170億的安亭新能源汽車工廠落成,其首款ID.系列純電車型下線,標誌其全面開啓新能源轉型,全新的營銷體系構建與營銷模式的創變同步進行……
“新”的誕生,必然基於“舊”的嬗變,這本應是企業發展的規律與常態。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日千里、燃油車銷量普遍下滑的當下,作爲傳統燃油車時代裡的“王者”,上汽大衆的一舉一動總是牽動人們的視線,尤其是產能調整,更是引發無數猜想,上汽大衆安亭一廠的“關停”便是如此。
事實梳理,多角度還原上汽大衆安亭一廠“關停”
就在不久前,上汽大衆位於安亭的汽車一廠“關停”的消息傳遍互聯網。與上汽大衆的成立同步,這座工廠建成於1984年,產出了第一輛國產桑塔納(參數丨圖片),成爲一個時代的標誌。或許是因爲此,結合當下的行業背景,“關停”二字,顯得尤爲敏感。
但據好車君瞭解,說上汽大衆汽車一廠“關停”並不準確。或許可以從四個維度,來梳理事實本身。
一則,是產能遷移,而非關停。在2022年7月結束生產後,上汽大衆安亭一廠Polo和T-Cross兩款車型的產線已搬遷至江蘇儀徵,遷移後生產正常。
二則,這是一次土地置換。前面提到的安亭新能源汽車工廠,最早於2018年開工建設,當時,安亭基地的土地資源已經稀缺,上汽大衆便借用了原安吉物流的用地。2022年,上汽大衆將汽車一廠的部分用地還給了安吉物流,作爲此前新能源汽車工廠的用地置換。
三則,是功能調整。上汽大衆安亭一廠雖然不再承擔生產功能,但將拓展其研發中心的功能,位於安亭一廠的上汽大衆研發中心二期已經全面投入使用。
四則,是員工的培訓並崗,不是裁員。在此次“關停”傳聞中,原安亭一廠員工的去向備受關注。據瞭解,這些員工在經過培訓後,已經分流到MEB工廠和上汽大衆在安亭的其他工廠,雖然不乏有不適應新工廠生產節奏的員工,但總體過渡平穩。
陣痛引發思考:需要轉型的,不僅有企業,還有員工
安亭一廠,見證了上汽大衆從無到有的創業歷程,如今,它的“關停並轉”,以及由此而生的“員工何去何從”的困惑,折射出的,是車企迎接轉型必須面對的思考,或許這一點更值得關注。
一方面,從產品線角度出發,伴隨國內新能源A0和A00級的市場火熱,傳統燃油A0和A00級市場在加速萎縮。因此,承擔A0級燃油車生產的安亭一廠將產能遷移,是上汽大衆優化SUV和新能源車佈局、積極應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明智之舉。
另一方面,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出發,轉型的背後,是效率之爭。在智能化新能源時代,不論是企業還是員工,資歷不再重要,效率纔是唯一。
首先,便是要提升生產效率。上汽大衆安亭新能源汽車工廠,不僅是上汽大衆首個純電動汽車工廠,也是大衆汽車集團全球首個專爲MEB純電動車型生產而全新設計建造的汽車工廠,生產效率要遠高於安亭一廠,轉型新能源,MEB工廠是首選。
同時,基於市場需求變化,調整排產計劃、合班生產,能帶來更高的生產節拍和效率,但也對生產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者,是要提升研發效率。中國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產品和技術都在加速迭代,這對於車企的研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上汽大衆“革研發團隊的命”,立足本土需求,快速響應、快速產出,方能適應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如果繼續延續拿來主義,只滿足於引進德國本土的產品和技術,或者“受制”於傳統合作模式和原有工作節拍,上汽大衆將很快被淘汰出局。
行業和企業的轉型大勢所趨,身處時代的洪流,不進則退,企業員工同樣如此,唯有走出“舒適區”,不再沉湎於過去市場和企業給的紅利當中,才能成功轉型,適應行業和企業發展的需要。
這是企業轉型面臨的陣痛,也是員工需要適應企業轉型面臨的陣痛,畢竟只有經歷陣痛,完成轉型,纔有未來。
結語
面對挑戰,企業轉型的力度與決心,也決定了一個企業在新時期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在這個過程中,不論是企業銷量的回調,還是員工的迷茫與困惑,都是轉型中無可避免的陣痛。在好車君看來,上汽大衆已經找準了努力的方向。
王者轉型,有陣痛,纔有未來,而上汽大衆,也正是走在這條道路上。